在日本,到闾巷街蹓跶,见不少店堂招牌上写着“品茶店”,进得里边,细看那“菜单”,方知这些多为咖啡店或饮料店,并非品茶处。问人得知,在日本大凡解渴的饮料都称茶。其实,饮或品的雅俗之分,依我看,却在于是否生理需要或精神享受。譬如说,近来铁观音茶在日本大行其道,装进易拉罐的乌龙茶,则是因为列入健康食品而身价百倍,想来想去,这跟我在徐州喝的“啤儿茶爽”有什么两样?然而,日本人却有着比中国人品茶更讲究之举,那就是将饮茶上升到“茶道”的境界。
日本人对茶道顶礼膜拜,而且还严格遵守着神圣的若干规定:开始是木鱼伴奏,客人入席而坐;斋碗要时刻盛满清水,茶房保持宁静,不合要求或不雅者应立即退出;不准闲聊,只谈国是,勿出污言秽语;饮茶不超过四小时;饮茶不用茶壶,将切细的茶叶置于精致的茶杯中,再冲以开水,饮用时将茶杯一一传给客人,用消毒毛巾擦拭过了再饮用;待客人饮毕,再从头开始。
这一道道程序无疑是欣赏陶瓷艺术品的最好时机,所以,茶道不仅刺激了日本陶瓷业的发展,制造出精美绝伦的陶瓷器皿,而且陶冶着日本国民心平气和、彬彬有礼的性格。
在东京,我这个好“牛饮”大碗茶的“刘姥姥”,观摩了一回京都“里千家”茶道的表演。茶室是在一间幽雅的日本式庭院的“小品茶室”进行的。当我踩着铺满细石的小道,在绿竹掩映的茶室中卸履而登,一下子进入眼帘的,是正中挂着的一副嵌字联,上联是: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下联是:品茗茶论古今喝它几杯。横批:食罢一觉睡。仔细一看,一旁有郁达夫的名字,这副对仗工整、用字浅白却意境高远的对联看来是出自郁达夫之手。待客人正襟危坐到榻榻米的“座布团”上,烹茶娘亦跪叩行礼。只见她一袭和服,略施脂粉,尔后勺水烹茶,每一道程序都有板有眼,一举手一顾盼,皆是凝神虔诚,宛如老君炉前炼丹的玉女。而我一边看着她烹制香茗,一边举目望向她身后半掩的窗牖庭院一角。待茶好,又一番礼数之后,客人一口饮尽杯中的绿抹茶后,还要欣赏一会儿手中的茶碗。那些茶碗造型古朴,貌似土头土脑,但件件都是价值令人咂舌的陶艺精品,然后才是依次稽首叩谢。整个茶道过程洋溢着古典韵致,似乎可涤烦消愁,净化现代都市生治中的喧嚣尘埃。我心境为之一清:茶道竟有如此之妙,我算是多少领略到茶道在日本大行其道的原因了。
翻翻历史才知道,茶是公元八○五年从唐传入日本的。起先日本人把茶当毒药不敢喝,直到一一九一年以后,有日僧利休数次入宋访茶,撰写了茶道开山经,即扶桑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茶才被日本人所接受,有人就将利休奉为茶道的祖师爷。令我惊讶的是,茶的故乡未闻茶“道”,倒在日本成了大气候,且茶文化登峰造极,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摘自《大公报》 作者:一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