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从日本料理看日本国民的性格

  吃过日本料理的人都知道,日本菜的特点是追求“纯正味道”,不同味道的菜被放在不同的盘子里,即使放在同一个盘子里时,也要按照味道的不同把菜分开盛放,尽量不让不同味道的菜“混味”。日式便当更明显反映出这个特征,日式便当盒中划分出很多小格子,米饭、炒菜、生菜、咸菜,分别放在不同的格子中,防止它们之间“窜味”。日本料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客人品尝到各种不同菜肴的纯正味道。

  相比之下,中国料理就比较喜欢追求“混杂味道”。饺子、包子等纯中国的料理就是来自混杂出来的美味,中国式便当更是直接把菜浇到饭上,酸甜苦辣一大碗。日本人似乎不习惯中国人的这种吃法,曾在中国大学留过学的日本人跟我说:中国大学食堂把菜一股脑浇到饭上的做法,让他感觉是在吃喂猫的猫食。 

  把目光放大一些,不难察觉日本料理反映出日本人追求“纯粹性、单一性”的信仰或价值观,日本人认为 “纯粹”的就是最好的。日本的宫殿、庙宇的木头梁柱,一般均不上漆而保持木头的原色,不像中国宫殿那样喜欢在木头梁柱上漆一层红漆。日本人甚至在“国民” 这个问题上也追求“纯粹性”。英国、法国等很多欧洲国家都承认双重国籍,法国人加入英国籍后,还可以保留法国公民的身份;美籍英国人在美国投票选举完美国总统后,又可以回到英国去投票选举英国首相。

  日本不但不承认双重国籍,还把外国人加入日本国籍叫做“归化”。日本“归化”的概念和欧美的“入籍” 不同,归化不是单纯地改变国籍,而是要求外国人完全变成日本人。归化时外国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一个日本式的姓氏,我认识一个中国人归化后改性“长江”,这样的姓氏有日本风格,所以也被承认了。当然归化者要想使用“穆罕默德”这样明显外国风格的姓氏是不行的。二战前日本强制殖民地的韩国人把姓氏改为日式姓氏的做法,也成为日韩间的历史恩怨。

  日本喜欢纯粹的性格反映在做事上就是喜欢搞“统一”。学校的学生穿统一的制服上学,公司的职员穿统一的制服上班,商店的售货员穿统一的制服售货……。日本人出国旅游也搞统一,欧美人对此大为不解。日本旅行团的旅游者像小学生一样排成一个队伍跟在导游后面,统一去参观一个风景点,统一去一个商店购物,统一买同样的东西……。这样统一精神、一致行动的人群,其它地方很难看到。

  吃完日本料理再到中国料理店,就会明显体会到中国料理的“混杂”性。中国料理不但味道混杂,上菜吃饭也没有什么讲究和规矩,大盘小碗一股脑地端上来,倒也爽快。当然中国料理的“混杂”性,也反映出中国人性格中喜欢“混杂”的倾向。到了中国,或者到了外国的中国城、唐人街,一上街就会感到四处飘散着“混杂乱哄哄”的气氛,这和日本街景的井然有序的感觉完全不同。

  中国有句成语“由小见大”。从日本料理的特点可以看出日本人喜欢纯正,喜欢秩序和统一的性格;而从中国料理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喜欢混杂,喜欢自由和散漫的性格。下次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日本料理的讲究和匠意与中国料理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揭秘日本网民庆幸生在日本的8大优点
《环球时报》驻日特约记者著书讲述“风情日本”
日本人吃不胖并不是因为她们天生自带“瘦基因”
大跌眼镜:盘点日本人奇葩特质 最爱米饭?
太平燕居然也是日本熊本的特产
生活周刊 《行周末》在日本感受日本和食文化
日本料理拟申遗 已拥有“歌舞伎”和“能乐”等
在日本吃火锅要懂暗语
日本“河边料理教室”
快餐食品已经完全渗透到日本年轻人的生活
日本食品混合调配创造自己的品味
日本营养食品“Nepulee”吸引消费者
海外日本饮食店正在急速增多
无芥末酱油不成日本料理
从日本餐厅看到的日本社会现象
日本最有名气的玻璃艺术品:北一硝子
饮食咨询师考证渐热日本
日本天价大米:90元1公斤
谈日本历久不衰的烤红薯传统
各国饭局大比拼:日本饭太少德国饭太撑
日本的传统乐器-津轻三味线
日本料理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