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企业发展及时“调焦”

佳丽宝是日本第二大化妆品公司。7月27日在东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面向2010年的中期发展战略,其中强调开拓海外市场,把中国、欧美和亚洲地区定为三大重点地区,其中将中国作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佳丽宝计划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从2006年的20亿日元提高到2010年的200亿日元。

  佳丽宝的前身是创立于1887年的东京锦商社,主要从事纺织业。1894年改名为“钟渊纺织”,简称“钟纺”即“佳丽宝”名称的源头。上世纪初,佳丽宝从棉纺打入丝织,实力逐步增强。到1936年,按营业额计算,佳丽宝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民营企业。从1937年起佳丽宝正式进入化妆品领域。1941年首次推出油质雪花膏,1966年推出药用美白化妆品,1984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新型口红,1992年推出的恒彩口红,年销量达到创纪录的499万支。佳丽宝公司的化妆品事业发展顺利。

  过去的佳丽宝公司,除了生产化妆品,还有纺织品、药品、食品、服装。纺织品是佳丽宝的创业产品、成名产品,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并不赚钱,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包袱。尽管化妆品给佳丽宝盈利,但抵消不了纺织品给佳丽宝带来的赤字,直到把佳丽宝拖入破产边缘,2004年佳丽宝成为“产业再生机构”的整改对象。整改结果,佳丽宝的化妆品部分并入花王公司旗下,继续沿用“佳丽宝”品牌,纺织品等部分另行消化。从此,佳丽宝化妆品得以轻装上阵,企业经营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通过市场分析,佳丽宝发现,过去5年日本化妆品市场增长率都不超过1%。考虑到日本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和化妆人口整体减少的趋势,难以期待日本国内化妆品市场恢复高增长。佳丽宝化妆品销售额国内占90%,国外占10%。面对现实,必须转变发展战略,开拓海外市场。这就是佳丽宝调整发展战略,决心把中国市场作为重点开拓地区的主要原因。

  太阳能电池销量世界第一、液晶电视和手机销量日本第一,这些桂冠眼下同属于夏普公司。7月26日,记者来到千叶县幕张地区,这里有夏普公司在日本最大的“高技术展厅”。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夏普公司研制的太阳能电池、液晶电视、手机的最新产品,还可以了解夏普公司的发展历程。

  夏普公司成立于1912年,创业者早川德次提出的口号是:“研制被人模仿的商品”。创业当年发明了皮带不用打眼的皮带扣。1915年发明了自动铅笔。自动铅笔不用削,铅笔头总是“尖”的,英语“SHARP”(意为锐利的、尖的)从此成为这家企业的名字。1925年夏普公司研制出日本第一台矿石收音机。1953年在日本首先批量生产电视机。1963年在日本首先生产太阳能电池。1973年在世界上首先研制出液晶显示电子计算器。

  可以看出,夏普率先开发的皮带扣、自动铅笔、收音机等,并非一直是夏普的主打产品。夏普的发展战略是,对产品开发不断扬弃,不断进行选择和集中。选择消费者最欢迎的、社会需求最大的、效益最好的产品,集中研发人才,集中生产资源,力求尽快扩大战果。

  夏普曾有三句口号,都含“所有”这个词,颇能表现其与时俱进的志向和产品研制的取向,一句是:“2005年,日本销售的所有夏普电视都是液晶”,另一句是:“用除菌离子,把有空气的所有地方都变清洁”,还有一句是:“把太阳能变成身边之物,让日本所有房顶都装上太阳能电池”。前一句已经如期实现,后两句是今后的目标。

  现在,夏普又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到2010年,成为环境零负荷企业”,即夏普产品削减温室气体的总量,与企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相抵。

  从佳丽宝、夏普公司的经历不难看出,企业生存发展,经常面临转产、转型、转变观念、转换市场的抉择,必须不断及时“调焦”。(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本报东京8月13日电)
  
     《人民日报》 ( 2007-08-14 第07版 )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求职前先了解职场礼仪
李大雨:日本人不再以加班为荣
“舌尖上的日本”日本品质节开幕 感受日本饮食文化魅力
日本新法给加班时间设上限
“小而精”的日本零售店
日本出现新年号预测热潮 “和”与“安”人气高
想辞职却不好开口?日本兴起代理辞职服务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为何没有报考国家公务员热?
从埋头生产到注重体验——日本制造业顺势应变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日企为何偏爱存钱(经济透视)
日本制造业“堕落”了吗?
篡改文化战胜耻感文化 日本制造,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年危机并非中国专属 日本:压力让你根本不需要闹铃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独特福利:日本公司为员工建墓地
日本传统雏人形如何适应新时代
一目十行!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
中国年轻人在日本看酱油里的创新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调查:主管高龄化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日本“妻随夫姓”受更多质疑
日媒:盘点日本企业十大职场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