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走向"超单身社会" 男女原因大不同



【收入越高 女性越不婚


他认为,女性就业机会增加提高了女性经济自立能力。


调查显示,男性收入越高,“终生未婚率”越低,而女性则呈现相反的趋势。


日本女性“终生未婚率”最高的年龄段恰是年收入1000万日元(人民币60万元)以上者。


【40多岁未婚男性幸福感最低】


博报堂的调查还显示,未婚者的幸福感整体低于已婚者,尤其是40多岁的单身者幸福感较低。


20多岁到50多岁的已婚者中,约80%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或较为幸福。


而未婚者中自认为非常幸福的比例远低于已婚者。尤其是40多岁的未婚男性,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而自认为非常不幸福和稍感不幸福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


【政府想方设法促结婚】


“超单身社会”和少子化让日本政府非常头疼,各地政府想尽办法撮合单身者结婚。


除了民间的各种婚姻中介机构,2015年日本政府首次将“结婚支援”作为一项重点措施列入少子化社会对策大纲,将以往的少子化对策重点从育儿援助往前提到“结婚支援”,力争在各领域建起有助于结婚和育儿的制度。


日本地方政府成立结婚支援中心、年轻人交流信息网站等,和民间机构一起为单身者牵线搭桥,但实际效果有限。


【“日本人口减少不可避免”】


日本社会普遍对“超单身社会”和少子高龄化后果感到担忧。日本政府将少子化视为动摇社会经济根基的危机状况。


荒川和久则有另外一种解读。他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几乎所有人都结婚的时代反而是不正常的。


他认为,日本人口减少将是不可避免的,50年后日本也许只有8000万人。如果能建设一个8000万人的幸福国度也并非坏事。


有专家持类似观点。日本中部大学教授武田邦彦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只要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口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许没有那么可怕。(记者华义,编辑吴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上一页  [1] [2]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明信江 创新“重庆味” 立足东京都
栗原小卷:文化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
山田洋次 日本心灵的代言人
调查显示日本老年人渴望“金钱”胜过“幸福”
日本老年人每月零花钱仅1700元 比起幸福更渴望金钱
日本女性晚婚晚产化加剧 近4成表示不想要孩子
福岛之痛福岛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