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社会现状被定义为“无缘社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曾做过这样一个社会实验:将一堆信件随意邮寄到美国各个城市不同的人手里,米尔格兰姆在信里提到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个收信人都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被选中的朋友收到信后,会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

  最终,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这名股票经纪人手里,而每封信平均经手的人数是6.2人。于是,米尔格兰姆就提出了一个“六度分割理论”,就是说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个人。

  这个社会实验说明了什么?用比较通俗的词语诠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是在社会关系网里人与人的必然交集。

  据日本华媒报道,如今,这个“六度分割理论”拿到日本社会已无法成立。因为如今的日本社会“病”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与社会的必然衔接已经淡化到几乎没有。日媒把这种社会现状定义为“无缘社会”。

  首先,日本社会逐渐步入“独居化”时代。眼下,日本自愿或被迫独居的人急速增多。1980年,日本的独居人口不足总体的20%,但是到了2012年,独居人口已接近总体的40%。就拿东京都葛饰区的都营高砂小区来说,这里共有900户,其中有1/3都是一个人独居。而在这些独居的人里面,又有85%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其次,社会开始变得“独身化”。在日本,年满50岁还未结过婚的人,就被称为“生涯未婚”,也就是我们说的终生独身。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7月,在年满50岁的日本男性当中,有20%都是终生独身者,人数比1980年增长了7倍。

  最后,就是日本人开始不需要真正的亲友了。近年来,日本开始出现一种新兴行业,为婚姻殿堂上的一对新人提供“代替服务”,即代替新郎、新娘的亲友出席婚礼。东京一家“代替服务”公司透露,目前开业1年,已经为上百名新人提供过服务。

  一位曾在自己的婚礼上使用过“代替服务”的男性说,自己要求了5名“代替人”,分别代替自己的双亲、自己的祖父母和自己的妹妹。利用这项服务的原因是自己和家人多年来处于绝缘状态,但又不想被女方家里知道,生出些不必要的误会。

  就连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都能不需要自己的亲友在场,这样的一个社会,不被叫做“无缘社会”才奇怪呢。(本报综合)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在日本,75岁才能领到养老金?
拼命工作依然穷?日本纪录片“穷忙族”引网友热议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文明养狗的启示
日本“孤独死”背后的“不婚主义”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奶爸”过时了?日本社会不断涌现“反奶爸势力”
“介护保险制度”——日本社会养老的缓兵之计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日本殡葬新风俗:火葬场不堪重负 遗体被送到宾馆
日本有家“上错菜的餐馆”
团扇折射日本手工业的困境与希望
智能养老在日本
日本2016年新生儿跌破100万,日本人会越来越少吗?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从奔放到内向,日本怎么了
宇宙葬礼、流星追悼:日本人身后事大有门道
日本超三成女员工遭职场性骚扰 大多选择隐忍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中国青年眼中的真实日本到底什么样
日本新式灵堂如科幻世界 系少子化社会产物
日本扭曲现象:低保户实际收入高于普通工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