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

作者:未知  来源:解放牛网   更新:2012-5-29 14:20:29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杨向峰
    不久前,日本的一名中年护士上班途中被人在腹部插了一把菜刀,但她还是坚持“上岗”。对于这条新闻,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治安越来越不好了;而在外国人看来,这种把工作比生命看得更重的敬业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说起日本人的敬业意识,例子数不胜数,只不过没有那么戏剧性罢了。记得去年“3·11”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笔者慌慌张张地跑到早稻田大学招待所的管理室,几个工作人员并没有如我想像的那样只顾逃命,而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笔者熟识的一位早大教授,因为教学和行政任务繁重,常常不能回家,有时候就在办公室外的长椅上过夜。
    日本人对工作的态度就是这样认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想的都是把该做的做好,不给别人添麻烦,很少偷工减料或投机取巧。每天早上走进校园时,都可以看到门卫满含热情地对每一个人点头说 “早上好”;而在商店买完东西,扭头走了后店员还照样要鞠躬致谢,并用很长的日语说“欢迎再来”。可以说无论高低贵贱,工作就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后,有一支50人组成的救援抢险队冒着核辐射的巨大危险,坚守在核反应堆进行工作,而这在日本人看来都是分内事,多数人对海外流传的“福岛50勇士”这一说法不以为然。
    二战后日本能从战争的废墟中迅速崛起为经济强国,和日本人的拼命精神是分不开的。也正是从这个高速成长期开始,“过劳死”成了日本白领的死敌,“残业”(加班)也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日本的工薪阶层每天要去挤地铁上班,按时下班却是奢望,好不容易撑到晚上9、10点钟,还要和上司、同事出去喝酒,半夜才能回家,睡不了几个小时又要爬起来照常上班。他们平日普遍睡眠不足,只有在周末补觉,有时居然可以从早睡到晚,和家人正常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对女性来说自然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不少职业女性结婚生子后成为主妇的原因之一。笔者一位朋友的女儿东京大学毕业后在财务省工作,每天加班到凌晨,没有了电车只好打车回家,在工作岗位上晕倒几次,实在吃不消,只好请求外调。
    而在丈夫上班、妻子持家的传统家庭里,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长期“缺席”,常常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或者淡漠,据说子女还因此多有恋母情结。有鉴于此,一位丈夫在日企工作的中国朋友对 “残业”现象深恶痛绝,在她看来,只要提高效率,把一天的活干完后及时回家,一家子其乐融融,像子女的教育、夫妇不和等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话虽然有道理,但要日本人不加班、少加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加班这个现象本身在日本就有浓厚的社会心理和经济利益的基础。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一直盛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论资排辈),一来“跳槽”的人普遍被认为态度不端正、对企业缺乏忠诚,所以少有发生;二来员工入职以后就往往计划在同一公司干到退休,公司和家的概念甚至融为一体,工资也是随年龄增长上涨,因而人们大多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没有额外补助的加班在很多人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义务。另一方面,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强烈,标新立异和特立独行一般行不通,只有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才能真正融入,上司或同事没有下班,自己也不好意思先走,加班表现的是积极的工作态度,磨磨蹭蹭之后如果被邀聚餐或喝酒当然也不会拒绝。
    近年来,员工的流动性在日本有所增强,钟点工、派遣社员、短期聘用等雇佣形式越来越多,通过这些方式入职的社员待遇比正式员工要相差很多,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他们的加班欲望当然要低不少。但是在经济持续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职员们更努力地工作才能生存下去,非正规社员更需要想方设法提高收入。日本人的生活压力如今越来越大,敬业和勤奋的品质也就更加不可或缺了。
    (作者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