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华侨报网2月20日报道,据统计,目前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里,年满18岁即为“成人”的国家共有162个。而日本把20岁定为成人之年,这个规定自明治政府以来一直沿用至今,136年没有变更。据日本《读卖新闻》消息,2月9日,日本众议院宪法审查会召开役员会,开始讨论《成人年龄修改案》的问题。 事实上,日本政府计划降低成人年龄标准的背后,与吸引青年人积极参政密切相关。2007年,日本制定了《国民投票法》,将可行使修宪投票权的法定年龄降从20岁降到18岁。但是,这项法案的具体实施,离不开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需要修改《公职选举法》,把国政投票权的法定年龄也降至18岁,另一个是需要修改《民法》,把成人年龄标准也降至18岁。 为了早日实施《国民投票法》,日本政府自2007年以来一直盘算要修改《民法》,降低成人年龄标准。但是,日本国民对此怨言颇多。2008年7月,日本内阁府曾就降低成人年龄标准的问题进行过一次全国性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4%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反对。那么,是日本人拒绝提早“成年”,还是另有他因?分析起来,应是后者。 第一,经济能力的问题。日本相关法律规定,成人可以自由租借房屋、办理信用卡、加入保险等等。但是,日本一般的18岁青少年,都还是高中学生,经济上更是离不开家长。一旦《民法》改变,18岁青少年们也可以在没有家长同意监督的情况下签署有效合同,购买高额商品等等,但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家长们。这就是日本家长们纷纷表示反对的重要原因。 第二,消费者保护措施的问题。近年来,日本国内电话劝诱、家宅访问式劝诱、网络购物等的消费诈骗案连年递增,消费者或是被半强行签署长期分期付款合同,买下名不副实的高额商品,或是被巧言欺骗,投资根本不存在的矿山、外国证券、未公开股份等等,被害者多为老年人。如果《民法》改变,或许有更多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成为消费诈骗案的受害者。对此,社会各界都忧心不已。 第三,《少年法》的适用范围问题。目前,受《少年法》保护,日本20岁以下的重大刑事案件罪犯被免除死刑,实际入狱时间也较短,并规定媒体不得以实名报道。但是,随着1997年发生的神户连续杀伤案件以来,日本社会对于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凶恶化逐渐开始重视。同时,也有很多日本国民,对于青少年犯罪给予不同程度的同情,因此反对降低成人年龄标准,认为这样会增加重刑犯的人数,增加更多的反社会人群。 第四,政府与国民之间的信任问题。对于日本政府要降低成人年龄标准,日本国民很多都理解为是执政党想扩大“票田”——投票人数,表面说是提高青少年参政意识,实际上就是要多拉选票。还有舆论表示,降低成人年龄,是日本政府增加税收的丑陋手段之一,法定成人年龄一降低,社会上瞬间出现大量的刚满18岁的饮酒吸烟者,政府的烟酒税收也就因此盆满钵满。这也反应了日本政府和国民间沟通不够,缺乏相互信任的问题。 实际上,除了国民反对这个最大的障碍以外,日本政府自身也显得准备不足。在日本现行法律法规中,有很多与法定成人年龄相关,粗略统计,居然有300多项法律。而关于这些,尚未看到日本政府有什么具体修改计划。 |
日本降低成人年龄标准受阻 官民缺乏互信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在日本,75岁才能领到养老金?
拼命工作依然穷?日本纪录片“穷忙族”引网友热议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文明养狗的启示
日本“孤独死”背后的“不婚主义”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奶爸”过时了?日本社会不断涌现“反奶爸势力”
“介护保险制度”——日本社会养老的缓兵之计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日本殡葬新风俗:火葬场不堪重负 遗体被送到宾馆
日本有家“上错菜的餐馆”
团扇折射日本手工业的困境与希望
智能养老在日本
日本2016年新生儿跌破100万,日本人会越来越少吗?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从奔放到内向,日本怎么了
宇宙葬礼、流星追悼:日本人身后事大有门道
日本超三成女员工遭职场性骚扰 大多选择隐忍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中国青年眼中的真实日本到底什么样
日本新式灵堂如科幻世界 系少子化社会产物
日本扭曲现象:低保户实际收入高于普通工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