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戴铮报道 被网络不断蚕食的日本书店又遭遇大地震的突袭,有近800家书店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日渐窘迫的处境,各家书店除强强联合外,还绞尽脑汁谋求“进化”,与咖啡馆、杂货店等其他业态进行嫁接,试图在变化中求生存。 《产经新闻》报道,东日本大震灾对从北海道到长野县的16个都道县共计787家书店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岩手、宫城、福岛、茨城各县有132家书店无法再度营业,3家书店店主至今下落不明。 除去震灾的因素,去年全国书店数量约为1.57万家,比前年减少了约570家。究其原因,乃杂志和图书销量一蹶不振,再加上网络书店的日益壮大,传统书店进入了加速淘汰期,10年来书店数量减少了25%左右,也就是说每4家书店中就有一家关门大吉。 在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下,两大连锁书店丸善书店和淳久堂书店想到了强强联合,双方联手在大阪梅田开出了卖场面积约6800平方米的日本最大书店,经营图书200万册,开业10天营业额高达1.6亿日元。淳久堂书店的冈充孝社长对该店经营前景充满信心,将每月营业额指标定为3亿日元。 最近,三省堂书店与星巴克携手,在大阪车站城开设了全新概念的“书吧”,力求以咖啡为媒,吸引读者购书。读者可在购书之前,将3册中意的图书带入书店隔壁的星巴克,在那里边品咖啡边慢慢挑书,图书的购买与返还均可在“书吧”中进行。 就在大阪梅田那家日本最大书店隔壁,上月又开出了一家类似杂货店的书店。该店除了卖书之外,还卖与书的内容有关联的商品,从平底锅到调味品、自行车等等,不一而足。店内的名牌包袋和精心准备的镜子,更是令女性顾客流连忘返。在满足读者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因而书与商品的销售呈现出“相乘效果”。 谈到近来书店的变化,《关西漫步》主编玉置泰纪认为,随着书店规模的加大以及各种个性化书店的登场,对读者而言,与书的接触将会变得更加便捷。书店进化为类似于沙龙的交流场所、文化信息的发布场所,也无疑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
日本书店震后求变 以咖啡为媒体求读者购书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茑屋书店印象
坚持、认真的职人精神 !日本的这些小书店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日本实体书店如何实现逆袭
实体店怎么转型?看看日本最大连锁书店的7条经营哲学
日本丸善书店为何历经百余年而活力不减
国人睡宜家日本人睡书店 这家书店不靠卖书赚钱却成东京一地标
日本书店指南|10家标杆书店告诉你光有情怀可不够
创业30年,他如何成就日本文化实体行业巨头?
日本实体书店新模式
令文青痴迷的日本蔦屋书店 最近又干了一件特有文艺范儿的事
与书同眠 日本有一间能“睡”的书店
日本活得好的书店,都不仅仅是书店
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独立书店的大量存在体现日本文化的包容性
日本书商开独特书店:每周只卖一种书
毛丹青看日本:日本书籍有多少个给力
日本的色情书店和旧书店
喜欢读书的日本人
日本书店独创具有个性化的“店中店”
日本岩田书店生意经 诚信创造商机
日本各种各样的书店
探寻日本东京“世界第一古书街”
日本书店里关注中国的书越来越多
日本书店“软服务”的效果或许更能抓住顾客的心
日本成人书店
日本书店:营造宜人香气以吸引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