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记者/谢宏宇 进入2010年,日本经济刚刚从金融危机的阴云中看到一点希望,就被一浪高过一浪的丰田“召回门”呛昏了头。随后,本田召回事件又接踵而至。日本企业“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形象顷刻间损毁殆尽。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外媒体都掀起了“唱衰”日本的高潮。3月15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就刊文指出,日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一个“迷路国家”的征兆。 “神话”的终结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各类杂志、报纸关于经济问题的探讨明显增多。最新一期日本《中央公论》杂志以“再见,日本神话”为主题刊发系列评论文章,分析日本经济面临的艰难境遇,探求今后发展出路。结果,这期杂志出现了超级畅销的局面,连出版社的库存杂志都被读者一抢而光。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1968年,日本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当时,日本家家户户拥有彩电和空调,很多人还开上了私家车。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迎来了鼎盛期,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以至人们面对大笔财富竟不知所措。于是,日本人手中的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价格高涨。“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21世纪是日本的世纪”等豪言壮语让全体日本人热血沸腾,陶醉于无限“钱”景,甚至与美国等国签订了被视为导致经济泡沫破灭祸首的《广场协议》,走向了日元升值的不归路。 上世纪90年代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出口产业受到极大影响,房地产价格暴跌,金融体系面临崩溃,经济平均增长率只有1%,人均国民收入跌至世界第19位。21世纪头10年,日本经济仍然在困境中苦苦挣扎,被认为是“萎缩的10年”。扣除物价波动因素,日本在这一期间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仅为0.7%。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 |
经济长期不景气让许多日本人感到迷茫和不安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李大雨:日本人不再以加班为荣
“小而精”的日本零售店
日本为何没有报考国家公务员热?
日本制造业“堕落”了吗?
日本人缘何有银座情结?日华媒:见证世态炎凉
处理僵尸企业的日本经验
日本“一大怪”: 住房二十年价值归零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造假、违规、缺陷——看“日本制造”如何跌落神坛
日本菜价为何20年不变?
日本莳绘工艺,“精美”源于“精心”
日本出现“晚年贫穷预备军” “老有所养”由易到难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调查:主管高龄化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日本比丘尼命很苦 进寺庙没人身自由被当成保姆
日本:无孔不入培育匠人意识
一个日本父亲眼中“失去的20年”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超一成日本女生“援助交际”? 揭秘背后隐情
日本如何鼓励民众创业
日本拟鼓励“穿和服上班” 为避免传统文化衰退
日本老人成另类双薪族
日本百万年轻人“家里蹲”
调查:日本理想上司啥样?“辅助型”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