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中国日本文化禁忌多

      《日本新华侨报》23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如今在中日两国之间都有一些喜爱“自拍砖头”以显示其爱国威武的人。这种做法除了能够伤害中日两国的国民感情以外,意义实在不大。将其列为“禁忌”是有道理的。

    文章摘录如下:

    近年来,中国武汉大学的樱花园已经在每年初春成为中国民间对日情感的一个“晴雨表”。3月21日下午3时左右,一对母女在武汉大学樱花园内穿和服拍照,引来众多学子围观声讨———“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至此,“口水爱国主义”再次上演。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一旦发现有些事物不合乎自己心意,便欲除之而后快。仗着想象中的人多势众,全然不顾他人的体验与感受,无视他人审美的权利或者生活的权利。

    有人说:“你有宽容和服的自由,我也有看不惯和服的自由。”此话不假,如罗素所说:“须知参差不齐乃是幸福的本源。”人类文明之所以异彩纷呈,就在于人们能或多或少做到各执己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然而,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表达观点是一回事,禁止他人表达则是另一回事。正如宽容和服的人没权在未经这对母女同意的情况下,迫令她们穿上和服拍照,同样,看不惯别人穿和服的人,同样无权将她们从拍照地驱赶。

    铭记历史不是恨屋及乌。毕竟,当年遗祸亚洲的日本军国主义,并不能代表今日的日本,更不能代表日本自古以来的所有文化。当历史翻过血淋淋的一页,回归生活的常态,人们看到日本并非只有战马军刀,它还有《排球女将》、《血凝》、《阿信》,有大江健三郎和川端康成,有黑泽明、《楢山节考》和《东京爱情故事》,有在中国消失异地留存的唐都文化。事实上,从服饰史的角度说,和服便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唐衣)和吴服改制而成。

    不难推断,倘使和服必须做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替罪羊”,倘使武汉大学的学子还要生拉硬拽、恨屋及乌,恐怕作为武汉一景的武汉大学樱花也将难以保全。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被日本人视为精神的象征,而当武汉大学樱花乃至全中国的樱花被人以“爱国”的名义毁掉,其结果不会是损毁日本文化,而只是中国人被自己人剥夺了观赏樱花的权利;其所见证的,不是他们多有“爱国”精神,而是如何被自己的仇恨左右,丧失了生活的理智。

    一些人声讨一对母女在武大樱园内穿和服拍照,难免让人想起旧时的混混打架。双方动手之前,一方先朝自己脑门拍一砖头,表示自己够狠、有血性。其实,这只不过是自残。不同的是,如今在中日两国之间都有一些喜爱“自拍砖头”以显示其爱国威武的人。这种做法除了能够伤害中日两国的国民感情以外,意义实在不大。将其列为“禁忌”是有道理的。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为何很多人都选择移居日本?
    SNS助推霓虹文化,2020年日本最大规模推介活动12月启幕
    电子印章风潮来袭?疫情或助日本告别“印章文化”
    张梅:日本对外文化输出战略探析——多元实施主体与国家建构路径
    感受下新拍的《三国》!日本痴迷该题材皆三国文化火爆
    据说跑步在日本有很深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日本社会强烈的“文化紧张”感从何而来?
    日本毗沙门天雕像与中国文化渊源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京都铁道博物馆:日本游你不得不知道的铁道文化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十竹斋东方文化艺术周” 在日焕发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日本人痴迷捕鲸 到底是文化还是欲望
    怪兽文化在日本流行60多年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文化溯源
    从“阿尔法狗”看日本文化的东进西行
    世园会日本展园园艺文化融入“绿色生活”
    探索日本奇葩“网吧文化”,跟国内的很不一样
    安倍:新年号“令和”源自《万叶集》,象征日本文化与传统
    日本为加班时长设置上限 应对企业“加班文化”
    日本有一姓氏,说出名字之后,人们都误以为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