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老人被抛弃国家出钱养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人口总数的20%以上。很多年轻人进入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发展,尽管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但是他们远在家乡的父母还是不得不面临各种难题。日本一直在尝试用各种方式缓解这一困境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老人养护之家就像幼儿园

  养护老人之家坐落在高槻市中心阿武野二丁目,是一座外观很雅致的两层建筑。这里长期居住着大约50位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女性83岁,男性76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女性达到100岁,男性93岁,绝大多数是孤寡老人。养护老人之家共有包括护士、厨师、行政人员在内的27名工作人员。

  养护老人之家几乎所有的设施都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说明使用方法,甚至水池上方还有教给老人如何洗手最干净的分步骤示意图。餐厅里更是充满了童趣,每个座位上都写着名字,墙上张贴着老人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投票统计,记者看到西瓜、甜瓜、乌冬面得票最高。这里的每一种食物都是用图画表示的。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观者一定以为是走进了幼儿园。只有当迎面走来几位推着小车的颤颤巍巍的老人时,才能意识到居住在这里的人至少都已经年过七旬。

  ■老人享受6张榻榻米单间待遇

  养护老人之家的各种生活、娱乐设施俱全,而且实现了完全无障碍化,所有室内活动区域全部都有扶手,浴池设有斜坡,床铺设有围栏。特别是一种专为老人设计的三轮拐杖小推车,前面的小框里可以放东西,还可以支撑老人身体,凭着它即使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也可以在室内室外自由活动。

  每一位老人在阿武野养护之家都享受住单间的待遇,并且由老人按照自己的喜好自行布置房间。83岁的松本老奶奶就在房间里摆放了很多毛绒玩具、鲜花,连她的拖鞋上都缀着小布偶,整个房间充满了生机和童趣。看着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松本老奶奶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中悠闲地靠在摇椅上看报纸,真的是一种享受。养护老人之家的所长喜田昌良先生自豪地说,国家规定养护之家的住宿标准是8张榻榻米的面积住4位老人,可是高槻市养护老人之家达到了每位老人都拥有6张榻榻米面积单间的水平,大大高于国家标准。

  ■养护中心的老人大都被家人抛弃

  别看老人们生活在这里很惬意,其实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伤心的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日本在高度繁荣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部分老人悲惨境遇的阴影。当记者问到喜田先生养护中心的老人多长时间回一次家时,喜田先生的脸色沉重下来,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里的大部分老人很少回家,他们其实都是被家人抛弃的,有些受到年轻人的暴力,也有的与子女亲属长期感情不和而被赶出家门。即使是过年过节,家属们也觉得好不容易放假希望休息一下,不愿意把老人接回家。”   

  记者在养护中心的餐厅里看到了几个没有贴名字的座位,喜田先生说这是给突然遭到家庭暴力的老人到养护中心避难时准备的。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甚至年节都不与老人团聚,这样的行为在日本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吗?一直致力于老年人福利事业的喜田先生对此非常忧虑:“我感到特别遗憾的是传统的观念正在淡化,抛弃老人的情况在增加。”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在日本,75岁才能领到养老金?
拼命工作依然穷?日本纪录片“穷忙族”引网友热议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文明养狗的启示
日本“孤独死”背后的“不婚主义”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奶爸”过时了?日本社会不断涌现“反奶爸势力”
“介护保险制度”——日本社会养老的缓兵之计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日本殡葬新风俗:火葬场不堪重负 遗体被送到宾馆
日本有家“上错菜的餐馆”
团扇折射日本手工业的困境与希望
智能养老在日本
日本2016年新生儿跌破100万,日本人会越来越少吗?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从奔放到内向,日本怎么了
宇宙葬礼、流星追悼:日本人身后事大有门道
日本超三成女员工遭职场性骚扰 大多选择隐忍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中国青年眼中的真实日本到底什么样
日本新式灵堂如科幻世界 系少子化社会产物
日本扭曲现象:低保户实际收入高于普通工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