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爱式”文化外交,其重点对象是各国青少年 日本外务省近日推出了3个十八九岁的美少女做“可爱大使”,外务省文化事务主管中泽努在推广活动中表示,希望利用风靡欧亚的“可爱文化”维持日本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本官方提出靠“可爱实力”打天下,实在因为日本“可爱文化”(日语称为可愛さ,音kawaisa,中文常音译为卡哇伊)的繁荣。多年来,它一直在改变着日本的文化形象。 日本靠少女推广可爱文化 “卡哇伊”30年征服日本 所谓日本的“卡哇伊”文化,是卡通人物大大的眼睛,是LV包上的小樱桃印花,它是手机壳的钻石贴纸装饰,是日本人对所有令人感到可爱的事物的提炼与浓缩。 可爱文化并不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产物。传统上,日本更重视自然风物的变迁,曾经有许多形容幽静、素雅的词汇。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从人工和流行时尚中发源的可爱文化开始征服日本。1974年,日本三丽鸥设计师清水侑子设计的Hello Kitty赢得了众多消费者。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片就已经占到国产片的前一二位,许多年轻的日本女性开始收藏玩具,到90年代,年轻男性爱上布娃娃、四五十岁的大妈也开始走可爱路线的时候,可爱文化在日本大获全胜了。 作为可爱文化代表的Kitty猫、皮卡丘、机器猫等卡通形象,在日本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政府出版物、公共告示牌、军方的广告及民航飞机等等。同样,成年人使用印有米菲兔的银行卡、神社里Hello Kitty的护身符,甚至印有卡通形象的避孕套。 东京的秋叶原,是可爱文化的集散地。秋叶原原先以电器街著称,随着日本动漫事业的发展,这里渐渐变成了动漫、电玩的爱好者和“御宅族”们的据点。街边店铺橱窗里,摆放着身着迷你裙的卡通少女模型,街上到处是模仿卡通形象的少女。 动漫爱好者们不经意间推动着可爱文化的发展。90年代,风靡的漫画“美少女战士”的女主人公身着中学校服,于是很多少女在休息日也穿起校服来。近年来,动漫中的女仆形象被御宅族们认为“卡哇伊”而迅速流行起来。于是秋叶原有了一个又一个女仆咖啡厅。 还有原宿的“洛莉塔”服饰。这种打扮源于对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以及洋娃娃的向往。身着洛莉塔服饰的“洛莉女”们的人气不亚于“女仆”。 也有日本少女觉得那些服饰有点过度夸张,但她们平常的装扮也不离“卡哇伊”元素,如水晶宝石和蕾丝带搭配的手机链,大蝴蝶结发卡,kitty猫旅行箱等等。 |
日本靠少女推广可爱文化
文化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相关文章
日本最可爱的姓氏 初音上榜
日本妈妈用相机记录她的双胞胎和三胞胎们的生活
日本女生喜欢被人称赞“可爱”还是“漂亮”?
日本风月场所揭秘 处处有亮点
日本双胞胎熊猫宝宝首次室外亮相 参观者称可爱
日本最可爱方言排名
日本可爱文化进军法国 东京可爱文化巴黎展
不可爱不成活—日本的萌文化
为何日本女生穿浴衣让人感觉很萌
日本少女引领“可爱文化” 引爆“可爱商机”
卡哇伊对日本的杀伤力
日本人执念可爱情结的体现
日本大阪女性成立“欧巴桑党” 声明拒绝可爱
日本“萌文化”下的“小萝莉”
由日本的萌文化说开来
卡哇伊对日本的杀伤力
“萌文化”为何在日本大行其道
日本独特“女子俱乐部” 满足男士变装癖愿望
日本“卡哇伊”文化
日本人的“萌情结”究竟有何文化根源?
世界各国校服TOP10:泰国性感、日本可爱
日本流行“可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