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袋鼠族”:日本社会新“坏账”

 在日本银行坏账困扰经济学家、影响经济良性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成为日本社会学家关注的“坏账”,对社会风气、文化潮流、甚至对经济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却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日本,少说也有50万到100万网虫整天坐在电脑前上网,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还有1200万20岁到39岁的单身贵族成年后还要“寄居”在父母家里;最新调查显示,日本73%的单身青年表示自己很享受未婚的单人世界,这个数字仅一年时间就上升了10个百分点。这些都是标榜个人主义、追求自我价值的新一代日本青年的新特点。恰恰是这些特点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忧虑。 

    有人认为“单身寄居族”(也被称为“袋鼠族”)的生活是日本社会自我封闭的表现,且不论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也不必上纲上线讨论民族兴亡的大计,单从经济角度来看也是有害无利。试想,这1200万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虽然消费观念新潮,加之没有生活负担和后顾之忧,采购高档奢侈品、特别是名牌服装自然是出手大方。可是他们不用购买住房,不必添置家具,还省掉了组建家庭的各项长期开支,对刺激消费的贡献自然也大不到哪去。 

    除此之外,日本社会的“坏账”还有自杀率的上升,以及强奸、家庭暴力、虐待儿童和未成年犯罪事件的增加。特别是1997年以后,这些社会问题变得非常突出。从那时到现在,日本的自杀人数已经翻了一倍。那么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社会学家认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社会的不安全感增强,主要表现在就业的不稳定、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变动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保障;社会两级分化开始明显,少数科技人员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没有文凭的年轻人更是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有些人被迫经常变换工作,不得不适应动荡的生活环境。 

    不过,也有一些年轻人是主动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他们不愿再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只为一家企业卖命到老,他们认为这是自由的体现,甘愿为多一点自由而牺牲一点安全感。(王忠菊)
 
    国际先驱导报    2005年03月29日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在日本,75岁才能领到养老金?
拼命工作依然穷?日本纪录片“穷忙族”引网友热议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文明养狗的启示
日本“孤独死”背后的“不婚主义”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奶爸”过时了?日本社会不断涌现“反奶爸势力”
“介护保险制度”——日本社会养老的缓兵之计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日本殡葬新风俗:火葬场不堪重负 遗体被送到宾馆
日本有家“上错菜的餐馆”
团扇折射日本手工业的困境与希望
智能养老在日本
日本2016年新生儿跌破100万,日本人会越来越少吗?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从奔放到内向,日本怎么了
宇宙葬礼、流星追悼:日本人身后事大有门道
日本超三成女员工遭职场性骚扰 大多选择隐忍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中国青年眼中的真实日本到底什么样
日本新式灵堂如科幻世界 系少子化社会产物
日本扭曲现象:低保户实际收入高于普通工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