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10月,故宫 博物院迎来了90周年的纪念。两岸故宫竞相展出魅力珍品,对于如笔者一样的故宫控来说,可是一饱眼福的绝佳机会。
然而,故宫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文物,无疑更是在其波澜壮阔的历史。故宫,仿佛被诅咒一般,从未安于某一处过。这诅咒是来自清朝,还是文物本身,亦或者是"中国近代"这一时代的诅咒。思绪一旦打开便再也收不回来。
故宫诞生于1925年。6年后的1931年,因日军进驻东北,文物南迁,至1932年,文物辗转安置于南京。然而5年后的1937年,上海事变爆发,文物又被迫西迁。1945年,日中战争结束,但4年后的1949年,文物再度迁徙,来到了海峡彼岸的台湾。
如此历史对于追求"有料"的作家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素材了。
仅就笔者所知,至少有三名日本作家对故宫题材青睐有加。
这头一位,便是有"中国历史小说第一人"之称的陈舜臣。
笔者生年的1968年,陈舜臣凭借《青玉狮子香炉》一书获得直木奖。
故事从故宫诞生前夜开始。年轻的制玉工匠饱含对爱人的情意,仿制了清宫紫禁城所藏的青玉狮子香炉。机缘巧合下,年轻工匠成了故宫的职员,在故宫的藏品里发现了自己当年的作品。因为仿得太好,竟然以假乱真,成了故宫的收藏品。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件随故宫辗转数地的玉器也给日渐年迈的主人公带去了波澜壮阔的人生际遇。
2014年1月,陈舜臣先生以90岁高龄仙逝。陈先生于大正13年生于神户市。45岁获得直木奖。在此之前已发表过多部推理小说,写作此篇时其主要作品《鸦片战争》也正在执笔中。在其作家生命鼎盛期写作的这部《青玉狮子香炉》完美反映了陈舜臣的"博学"与"精于解谜"两大特征。
另一位则是历史作家儿岛襄(1927~2007)。其大作《日中战争》以那场发生在中国大陆上的日中战争为舞台,聚焦沉浮于历史大潮中的一名故宫职员,以其颠沛的一生点描出一副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位主人公名叫那志良(1908-1998),满族人。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诞生的那年,他才17岁,已是故宫的一名职员。后来又护送文物前往台湾,直至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诞生。一个完整经历了两地故宫的人,一部故宫历史的活字典。这位被称作"老故宫"的专家中的专家,留下了《故宫四十年》、《故宫五十年》、《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等众多著作。
大凡以"日中战争"为主题的宏大叙事,多突出军人对决,国家对战的构图,也因此容易令读者感到无趣。但以那志良这一人物串联全篇,成功地为故事标注出重点与亮点。
"日中战争"的叙事中,儿岛襄为何选取了那志良这一人物呢?笔者也是在拙作《两个故宫的离合》完成后才逐渐理解的。要谈故宫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乃至中国的整个近代史。
故宫缘何诞生?因为清朝覆灭。
故宫文物为何南迁上海、南京?因为日本进驻东北。
故宫文物因何自南京辗转四川?因为上海事变后日军步步逼近。
故宫文物又如故远渡台湾?因为,国共内战蒋介石落败。
如此一梳理便可得知,故宫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
最后一位作家伴野朗是笔者在朝日新闻的前辈,一名优秀的记者,曾是上海支局的支局长,1989年辞职,专心从事写作。
朝日新闻时代的伴野曾敏锐地抓住林彪之死这一轰动世界的大独家,却因为当时的朝日高潮同情中国左派而无法自由报道,成为业界的一段传闻。转型专职作家后也推出了众多话题作品。但不幸的是,伴野67岁便因心肌梗塞早逝。
如此一位风云人物在1998年发表作品《消失的中国秘宝-第三个故宫博物院》。该书的焦点既不在北京也不在台北,而是独具慧眼地锁定了南京。
位于南京的南京博物院如今也收藏着部分故宫文物。一般而言,故宫文物两分为随国民党迁至台湾的一部分,与留在北京的部分。日本战败后,临时存放在四川省等地的文物一度被运回南京,最终理应全部归返北京,但蒋介石却把它们带去了台湾。毕竟途路遥遥,难以全部带走,于是约三分之二的文物都留在了南京。不久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文物便运往北京。
但当时还是有一批文物没能运走,便留在了南京,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内。伴野的著作便着眼于这批文物的命运。伴野发挥记者特质遍访中国各地,经充分的田野调查积累写成这部纪实文学著作。
陈舜臣、儿岛襄、伴野朗,代表战后日本的三位作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故宫的命运为题材,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日本人对故宫历史的兴趣之深厚。毋庸赘言,笔者自然也是深陷故宫魅力的拥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