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快要进入梅雨季节了,突然想到日本的城市防水经验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随着地球不断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日益加剧,自然灾害更加频繁,每年都有大面积的水灾发生。与此同时,城市中心部位因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增加出现热岛现象,不仅导致夏季温度升高到酷暑难耐的地步,而且可导致城市中心降雨量大幅增加。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区,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土地有限,大型的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下铁路等成为城市的又一道美丽风景线,但是在水灾面前,这些地下设施又成为城市最易受到攻击的软肋。因此,如何防治水患是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日本城市防治水患首先在组织上比较健全。这些组织不是水灾来了火烧眉毛临时组织起来的班底,也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切着眼于眼前的政绩工程队,而是从上至下,政府各级与防治水患有关机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跨部门组织。它们既要服从上级政府部门和防治水患组织的指挥,又要服从当地政府的领导,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无水灾防灾,有水灾治灾,从而保障城市大水无水灾,水灾无损失,或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东京防治水患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硬件方面的建设,主要包括河流的疏通、地下管道的完善、地下贮水设施建设、河流和下水道贯通共同疏导雨水等。在疏通河流方面,利用东京现有的河流重点推进水利设施的建设,通过地下调节池网络化使局部地区的暴雨应对设施更有效率。 在完善下水管道方面,推进现行排水基础设施的改良,减轻早期浸水的损失。通过渠道的管道化、贮水池设施的设置等,促进防浸水对策的实施。从有关部门公布的地下管道图来看,东京的下水管道密密麻麻,象人的血管一样纵横交错,遍布整个东京地下。更重要的是,地下水管道、河流和地下贮水池是相通的,根据监测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均可充分利用,共同排除水患。东京现在防治水患的目标从一次降雨每小时50毫米不会发生水患,在五年时间内提高到一次降雨每小时70至75毫米不会发生水患。 仅靠硬件的完善,在发生特大水灾的时候,东京仍难以应对,因此,东京立足预防大灾,强化软件建设。软件方面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浸水预测图的制作和公布、洪水避难路线图的公布、洪水信息的及时发布、防灾体制的完善、防灾训练等,其中包括防灾人员组织训练、信息通信训练、防水灾部门运营训练、防水灾技术训练、浸水地区水灾防御训练、救助和急救训练等。这些软件方面的措施在水灾真正来临的时候,相信对减少水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
看东京城市水患防治之道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东京迪士尼举行“成人式” 米奇等仅在舞台上亮相
为何很多人都选择移居日本?
日本之“静”:古昔和远方的想象
日本:在“忍耐之夏”过盂兰盆节 郊区一日游成主流
东京——雨水利用融入日常生活(他山之石·走进一座城)
盂兰盆节假期日本旅游城市冷清,代扫墓服务火热
东京奥组委取消日本文化节所有活动
电影《千与千寻》关于现代日本社会的反思
日本迎来“令和”时代首个神田祭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
长江商学院:日本东京,百年企业的传承与创新
日本地铁简直是女孩子的噩梦,很多人打车都不会选择地铁
日本东京樱花满开 上班族沐浴在樱花雨中
日本房价70年变迁:趋势、规律与启示
外国人开始远离东京?东京正成为向日本地方城市提供人才中转地
东京中央2019春拍推日本关西某书道大家珍藏中国古代书画
春节与日本
海苔更胜巧克力?! 日本佐贺县将在情人节高调派送海苔
让日本民众了解多元的中国文化——“中国西藏唐卡艺术展”在东京举行
让日本民众了解多元的中国文化
【近观日本】日本为什么没有共享单车
浓浓日本年味的东京迪士尼新年特别节目
日本东京:新年饰品点缀传统商业街道(组图)
日本上班族:东京是个巨大的富士康
东京德国村“中国彩灯节”感受浓浓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