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家长如何培养幼儿毅力

毅力也称意志力或坚持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日本家长普遍十分重视孩子毅力的培养。如下是他们种种培养孩子毅力的方法—— 
  ▲习惯成自然。孩子看“小人书”时,不妨要求他们从头至尾看完后再换另一本。孩子画一幅画时,务必请他们有始有终。孩子学洗自家衣服时,绝对不准借口累或手疼而半途而废……长此下去,习惯便成自然,“坚持”也不再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了。 
  ▲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由此可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公交车,在赤日炎炎下赶路,或裸身冬练等等。 
  ▲自信与毅力息息相关。自卑者往往难有毅力,这是因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练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还可增加心理承受能力——这与培养毅力实际上是一回事。 
  ▲鼓励孩子一心一意做某件事。孩子的兴趣常常会很快转移,因而不少孩子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电脑、后天再学绘画,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学好。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对培养毅力往往起负面影响。 
  ▲家长须作出表率。如果家长自己都缺乏毅力,那么要求孩子有毅力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遇到困难多作鼓励。对尚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孩子,在接受意志力考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意志消沉往往是难免的。此时,来自家长、教师乃至小伙伴的鼓励至关重要。一旦在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下鼓起勇气度过了难关,意志力即像打铁似地得到了有效的锤炼,本身就意味着心理素质的某种提高。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爱排队的理由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日本中小学生轻松过寒假
日本早恋现象加剧 超1成小6学生谈过恋爱
日本不用送孩子上学与“中国式接送”形成鲜明对照
谈日本人的子女培养负担
日本教育模式值得中国借鉴
日本毕业活动:“一笑泯恩仇”后只有“美好回忆”
日本小学生的理想让中国人感到意外
从日本小学生作文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
日本公立教育的“绝对平等”
日本妈妈不一样的育儿经
日本育儿法:会坐就会吃饭
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培养具有自主独立精神的国民
日本系统化胎教课程指导
日本学子何以甘做“御宅族”
日本教育在传承什么
日本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日本学校食堂的卫生条件
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日本的大学是如何监考的
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日本幼教改革的重要方向
日本的人格:封闭化德育与政治性的冲突
日本文史类专业 重受学生青睐
从日本的教育中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