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华侨报》7日刊文《日本人的机器迷恋与心理危机》说,日本人对机器人大力开发,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等现实社会巨大压力让很多人感到强烈危机感,精神和心理状态呈亚健康的日本人渐多,甚至患上“对人恐惧症”。这种恐惧症将日本人胁迫到狭窄空间,出现了寻求对机器人依赖的行为。找个履行“爱我”命令的机器人,成为一些日本人时尚而又无奈的选择。 文章摘编如下: 乖巧的机器人陪你聊天排解寂寞,帅气的男青年与卡通人物结婚、共度蜜月……在日本,这些仿佛在科幻作品中才发生的场景,如今就出现在眼前。 当前,长于制造的日本人,正致力于创造一个新物种——“机器人”。它们能模仿人的相貌、声音,还能拥有与人类相近的智商甚至情感。 日本人对机器人的大力开发,缘于其国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巧的制作技能,也与他们对科幻的憧憬与迷恋不无关系。 科幻世界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由于国土狭小、资源有限,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一巨大的虚拟空间是开采不尽的“富矿”。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作家江户川乱步关于机器人内容的推理小说《电人M》就曾风靡一时。文学作品滋养着日本人的幻想力,关于机器人的漫画、卡通、游戏等伴随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成长。《铁臂阿童木》、《机器猫》、《铁人28号》,以及动漫界传奇人物宫崎骏众多富于梦幻色彩的作品……这些都丰富了人们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增加了对机器人的亲近感,也带动着日本人发明和研究机器人的热情。 今天,制作精良的机器人正逐渐从工厂走向家庭,从实验室进入日常生活,充当起工具、伙伴乃至恋人的角色。在与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它们不仅仅是机械手臂,在繁忙的流水线组装汽车零部件;也不仅仅是刀枪不入的钢铁战士,深入最危险的前线阵地,它们还会做各种家务,会微笑着问你:“今天开心吗?” 人们在对机器人不断探索与发现的道路上,不仅让它们分担人类的工作,还试图赋予它们与自身类同的“生命感”。在这种“生命创新科技”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对现代社会的种种不安。 在日本,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等来自现实社会的巨大压力让很多人感到强烈的危机感,精神和心理状态呈现亚健康的日本人逐渐增多,一些人甚至患上“对人恐惧症”。这种恐惧症将天性敏感的日本人胁迫到狭窄的空间,出现了寻求对机器人依赖的行为。当孤单、寂寞、怀疑和痛楚张开无形的大网让人无处藏身时,找个履行“爱我”命令的机器人,成为一些日本人时尚而又无奈的选择。 对这些人来说,虚拟的另一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端的切身感受。这种由固定过程控制的人机关系,满足了一些人渴望交流却又拒绝与人相对的诉求。于是,机器人取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重要角色,彻底“人化”了。然而,尽管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情绪进行反馈,但它与人类的情感、智能依然相去甚远。 究竟是机器被人同化了,还是人被机器异化了?对机器过度迷恋引发的怪圈令人深思。 |
日本人对机器的迷恋会引起社会危机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要请假难开口 有薪假期取得率全球最低
日本人的这一点最令人害怕
日本人长寿有道:温泉经常泡、料理味道淡、体检从小做
日本人藏在口罩下 为了安全感
日本人不爱戴太阳镜:怕被当不良少女或黑道
日本人爱排队的理由
日本人吃不胖并不是因为她们天生自带“瘦基因”
为什么不爱运动的日本人,却是世界上最瘦的民族?
日本人的健康饮食经
日本人走路没声音
便利店到底有多好?日本人才会这么爱它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脱?
日本人为什么看起来“素质高”?
健康生活方式·跟着日本人学吃鱼
日本人去巴黎当“铲屎官” 这个民族真的太洁癖?
日本人组团到巴黎扫大街
东京哪些现象让外地日本人也震惊?
真变态!盘点日本人干出来的“好事”
日本人偶挂饰节炫目 缤纷华丽预示新年良缘
图解:中国人和日本人如何看待对方?
大跌眼镜:盘点日本人奇葩特质 最爱米饭?
饭桌上的AA制—侃侃"小气"的日本人
揭秘日本女性的变态心理:竟然自愿受虐待!
调查:日本人爱生命胜过工作
日本礼俗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