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人的姓名文化

世界各国有着自己不同的姓名文化,它们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日本人的姓名顺序与中国相同,即姓前名后,但姓名的子数比中国汉族的名字要多。日本人姓氏大多是两个字,因此日本人的姓名里前面两个为姓后面是名。例如:平田一郎,平田是姓,一郎是名。书写的时候通常在姓和名之间留一空格。日本女子婚后会改用丈夫的姓氏。
 

  一百多年前,姓氏在日本可谓是奢侈品,只有少数贵族、武士、大商人等有几个享有姓名,平民老百姓通常是有名没有姓。而日本古代的妇女无论门第尊卑,都是没有名字的。享予世界的著名作品《源氏物语》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作者紫式部本姓腾原,按照日本古代女子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作品上加题的名字。

  为了建立税收制度,直接掌控国民,1870年日本政府公布了《平民名字许可令》,次年颁布户籍法,1872年根据户籍法编订户籍,1875年公布《平民名字必称义务令》。值得一提的是,当政府登记姓名的时候,很多百姓忘记了自己的血缘姓氏,权宜之下便以居住附近的地名或地形为姓,如松下、山下、高山、河边、中村、川岛等这些姓氏,有明显的地形特征和居住位置的标志。

  日本习俗中,男子多以“郎”为名,而女子多取名为“子”。据考,这些习俗的形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古代“郎”作为名字有两种用法:一是官称,如侍郎,尚书郎等;再者是美称,指外表俊朗有才华年轻男子,如三国周瑜被称为“周郎”。“子”在中国和“郎”一样,只是更加有权威性,例如孔子,孟子等。日本以前重男轻女之习俗较重,女子因社会地位低下而不敢取名为子。直到镰仓时代,幕府将军夫人自称为北条致子,从此日本女子才敢用“子”取名。后来日本提倡女权,用“子”取名的女子越来越多,男子名字就只用“郎”,把“子”让给了女子。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罗泽易)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要请假难开口 有薪假期取得率全球最低
日本人的这一点最令人害怕
日本人长寿有道:温泉经常泡、料理味道淡、体检从小做
日本人藏在口罩下 为了安全感
日本人不爱戴太阳镜:怕被当不良少女或黑道
日本人爱排队的理由
日本人吃不胖并不是因为她们天生自带“瘦基因”
为什么不爱运动的日本人,却是世界上最瘦的民族?
日本人的健康饮食经
日本人走路没声音
便利店到底有多好?日本人才会这么爱它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脱?
日本人为什么看起来“素质高”?
健康生活方式·跟着日本人学吃鱼
日本人去巴黎当“铲屎官” 这个民族真的太洁癖?
日本人组团到巴黎扫大街
东京哪些现象让外地日本人也震惊?
真变态!盘点日本人干出来的“好事”
日本人偶挂饰节炫目 缤纷华丽预示新年良缘
图解:中国人和日本人如何看待对方?
大跌眼镜:盘点日本人奇葩特质 最爱米饭?
饭桌上的AA制—侃侃"小气"的日本人
揭秘日本女性的变态心理:竟然自愿受虐待!
调查:日本人爱生命胜过工作
日本礼俗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