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人不爱谈崛起 爱谈“沉没”

中新浙江网1月13日电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日本战后崛起,第一次超过所有西欧列强,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日本举国却并无“崛起”之类的议论

  ●在整个国家形势较好、国民情绪偏热时,日本精英层中总会有人发挥其“稳定阀”的平衡作用

  ●日本近代历史证明:每当头脑发热、不自量力、浮夸冒进时,整个民族就会碰钉子、摔跟头、吃苦头

  日本人爱谈“沉没”

  百年来,中国不断有“崛起”、“跃进”乃至“盛世”之说,而“一衣带水”之隔的日本——离我们最近、唯一被视为“崛起大国”的东方国家,却似乎与我们的心态不尽相同。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日本战后崛起、第一次超过所有西欧列强、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日本举国却并无“崛起”之类的议论。相反,更多人在谈论《日本沉没》。这是一部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小说上册共售出204万本,下册售出了181万本,作者由此获利1.2亿日元。而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则获得约4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观众累计达880万人次,震动了东瀛列岛。一时间,“日本沉没”成了当时日本最走红的话题。

  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2006年日本经济已连续5年保持增长,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难得的佳绩。但日本又重新拍摄《日本沉没》,新版影片中电脑特技制作的地震和海啸场面极具现场震撼力。7月15日起,该片在日本316家影院放映,上映3天即有90亿票房收入,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与《日本沉没》同时代,还有小说《平成三十年》、《日本封印》等渲染日本危机的作品推出,呼唤人们的忧患意识。

  日本这种忧患意识的渲染、灌输由来已久。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向国民提出日本存在的危机,诸如列岛沉没论、资源匮乏论、生存危机论等,以激励国民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日本的忧患意识中存在不必要的过度抑郁及排外情结,有的甚至成为日本当年走上战争道路的间接诱因,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日本在“崛起”——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时,往往少见热火朝天的宣传阵仗和大张旗鼓的自我颂扬,反而是愈加冷静、谨慎的自省与忧患。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能这就是日本经济不断克服种种困难,在历经“日元升值”、“泡沫破灭”、“平成萧条”等之后,仍能保持自身优势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日本媒体的保守化浪潮日盛,政治上的膨胀令人侧目。但在面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报道及评论方面,却大都仍保持着近乎苛责的态度,在新年社论等应该“鼓舞民心”的文告中,也是“警告”连连,不断敲打着身经百战的日本经济。那些世界一流的日本大企业“老总”们的自谦,常使人忽略这其实是一个每年人均gdp4万美元的国度。当国际业界都看好日本经济终于走出10年不景气、冀望其在亚洲一展身手时,前丰田董事长奥田硕马上泼了一盆冷水:“日本要当亚洲盟主?没品格也没力量啊!”“照现在这样,日本一定会沉没!”

  其实,日本即使沉没,也是猴年马月的事。将这样的“远虑”作为“近忧”不断营造自己民族的忧患意识,固然与日本经济界本身的成熟有关,但作为国民整体,尤其与精英层的认知方式也是不无关系的。特别是在整个国家形势较好、国民情绪偏热时,日本精英层中总会有人发挥其“稳定阀”的平衡作用。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要请假难开口 有薪假期取得率全球最低
日本人的这一点最令人害怕
日本人长寿有道:温泉经常泡、料理味道淡、体检从小做
日本人藏在口罩下 为了安全感
日本人不爱戴太阳镜:怕被当不良少女或黑道
日本人爱排队的理由
日本人吃不胖并不是因为她们天生自带“瘦基因”
为什么不爱运动的日本人,却是世界上最瘦的民族?
日本人的健康饮食经
日本人走路没声音
便利店到底有多好?日本人才会这么爱它
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脱?
日本人为什么看起来“素质高”?
健康生活方式·跟着日本人学吃鱼
日本人去巴黎当“铲屎官” 这个民族真的太洁癖?
日本人组团到巴黎扫大街
东京哪些现象让外地日本人也震惊?
真变态!盘点日本人干出来的“好事”
日本人偶挂饰节炫目 缤纷华丽预示新年良缘
图解:中国人和日本人如何看待对方?
大跌眼镜:盘点日本人奇葩特质 最爱米饭?
饭桌上的AA制—侃侃"小气"的日本人
揭秘日本女性的变态心理:竟然自愿受虐待!
调查:日本人爱生命胜过工作
日本礼俗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