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已成社会问题(图片来源自网络)
日本超四成媒体职场存在“过劳死”事件
近日,日本一家律师新闻网站向日本全国发行型报纸和通讯社共7家媒体发出“关于在内部是否存在过劳死与过劳自杀”的调查。这份问卷10月5日发出,截至日期为一周后的12日。问卷共3个问题:(1)平成(1989年)后入职职员是否存在过劳死与过劳自杀,(2)死亡职员的职位和年龄等,(3)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的措施。
回答存在“过劳死”事件有三家媒体,分别是日本共同通信社,日本经济新闻,每日新闻。在调查问卷中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称不存在“过劳死”事件。产经新闻社在截止日期当天发来邮件拒绝回答,称如有类似事件会公开发表。时事通信社截至目前,还没有回复问卷调查。
另外,NHK宣传部门称平成入职社员中只发生一例佐户未和过劳死事件。
综上统计都是日本工伤认定的事件。同时还存在死者家属不申请工伤,证据不足等原因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同时还有因遗属不期望发表,即使被工伤认定,企业方面也不会公开详细事件的情况。
扭曲的日本加班文化 “过劳死”持续30年无好转
从加班到午夜的办公室传统到“过劳死”的专有名词,日本“工作至死”的加班文化臭名昭著,早出晚归的勤奋工薪族被视为日本经济社会的象征。日本企业的“工作狂文化”已有数十年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的日本男性数量飙升,“勤奋的工薪族”成为经济成功的典范。
广州日报国际新闻评论员在一篇关于日式加班文化里指出,日本人爱加班也体现出大至整个国家、小至个体内心深处浓浓的危机感。由于“岛国性格”,日本人危机意识强烈,对未来充满悲观和忧虑,加上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不少日本雇员担心保不住饭碗,不得不通过拼命加班来证明自己对公司的价值。
日本人爱加班还有另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日本正面临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萎缩的窘境。由于低出生率和排斥移民的情绪,近年来日本人口数量下滑,劳动力短缺。有的产业由于劳动力短缺不得不让员工超时工作。
日本员工“过劳死”现象其实早于1980年代便出现,政府尝试以不同方法应对,但情况似乎并没好转,日本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并不容易改变。日本政府2016年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首部《预防过劳死等对策白皮书》,汇总日本企业员工长时间加班及过劳死、过劳自杀等情况,并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及预防措施。事实上日本法律还规定员工有20天的带薪休假,但真正休假日本上班族仅有35%。
“加班”依然是日本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生活方式。加班在日本被看做“勤勉”,经常加班的人更容易得到提拔和表扬。就像日本网友评价NHK悲剧时的留言:“在日本,这是工作无法逃脱的悲剧。”
上一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