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劳资关系模式的启示

 “用工荒”和“就业难”看上去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在中国却如此矛盾地并存着。近几年来,这对难题一直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头疼不已。隔海望一望东邻日本:印象中的日本十年九相、政坛反复震荡、金融危机、经济持续低迷、地震海啸,对这位“很近又很远”的邻居怀有复杂情感的我们不禁心中暗自庆幸,但如果看一看2011年日本统计局公布的日本全国平均失业率为4.5%,看一看同为发达国家的德国7.1%,美国8.5%,法国更是高达9.8%,联想到日本是一个弹丸之地、灾难频发、资源匮乏的人口大国,我们心中的庆幸恐怕要被惊羡替代了吧。

  人均自然资源极少、工农业机械化程度又很高的日本既无“用工荒”,又较少“就业难”压力,应得益于其特有的用工制度。如今这套劳资关系模式已经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日本雇佣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日本劳资关系的演变》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日本雇佣制度在重工业领域从1853年到1955年的百年发展演变的历史画卷。书中展示的日本劳资关系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曾经历的与当下中国情形相似的艰难、挣扎、困惑,对我们如何应对目前迫在眉睫的“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也许不无启示意义。

  该书的作者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是哈佛大学教授、日本近代史研究专家、日本劳工史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及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日本的劳工、阶级、社会和政治史。

  《日本劳资关系的演变》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观察视角。作者没有选取日本史学家已经详述过的财阀巨头公司,而是选择了石川岛造船厂、芝浦制作所、横滨船渠株式会社、浦贺船渠株式会社以及日本钢管株式会社作为研究对象。这五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横跨了从幕末时代至今的一个世纪的时间段,覆盖了重工业生产领域,坐落于同一地区,合作经营合资企业,互通工会活动信息。它们的工人也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团体,公司间的工人运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戈登教授查阅了从1853年到1955年百年间的档案资料和访谈记录,其中包括大量的工会出版物以及“协调会”对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均为近些年间才经过分类整理开始供学者查阅引用的。他以权力和冲突问题作为该书论述的核心,指出日本现行的年功工资制和“终身雇佣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劳动者、管理者和日本政府相关部门之间不断矛盾纠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尚未细读这本书的读者可能会认为,日本雇佣制度过于僵化,“终身雇佣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活力。戈登教授在书中专门澄清了“终身雇佣制”中“终身”这个标签会令人产生的误解,指出在这一制度中员工实际上是可以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也拥有很大的革新空间。如此看来,尽管日本劳资关系模式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今天一方面急切寻求改革创新,增加企业活力,另一方面又力图“保就业、保民生”、保持社会经济生活稳定的中国却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新生儿越来越少?真不怪年轻男女缺少性生活
日本老人退休后的再就业
日本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日本保险制度全面介绍
日本文理科的优势专业有哪些
毕业季 看日本85后的择业观
揭秘日本老少人群对立矛盾加剧的原因
日媒调查:日本尼特族不愿上班的理由
日本人为何多选择在三月自杀
就职活动催生日本“社会废人”?
日本应届毕业生遭遇“雇佣陷阱”
日本女性就业人口三年来首增
日本工作更难找 公务员更难考
日本学生就业失败易自杀
日本大妈为何不跳广场舞 或系忙于生计
日本近九成受访者因就业困难而对今后的人生感到不安
2012年日本大学毕业生起薪平均额为19.96万日元
日本的就业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日本就业市场经历“阴盛阳衰” 女性成家庭支柱
日本男女就业不平等的差距,仍很严峻
日本大学生就业难
日本"工作分享制"可稳定就业
日本大学生遇就业冰河期
日本地方政府全力救助失业人员 提供廉价住宅安排临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