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日本《中央公论》月刊刊登日本国际交流财力“新时代创造性国家战略研究会”1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认为,日本当前问题的核心是对国家未来蓝图没有形成共识,日本要想在20年后成为有影响力的国家,就要成为“高品质国家”,即对内实现“高福利”“高活力”“高舒适度”,对外实现“高贡献”。从中长期看,日本应与亚太地区志同道合者构建合作关系,代替美国在亚洲的扼制功能。 20年后日本的姿态 专家们在其报告中提出,日本在20年之后,不仅应成为“国民互助互爱的高满意度国家”,而且还应努力成为“富有礼节和亲切感的负责任国家”。这意味着,政府和国民不仅自己具备高度幸福感,还有责任以国民的幸福感为基础,向海外伸出援手。 日本要想成为高品质且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首先必须确立以伦理优势为基础的强势经济,提高国民满意度。日本必须努力向世界展示“拥有关爱之心的资本主义”这一新模式。为此,我们应努力成为“高福利、高活力、高舒适度和高贡献”国家,这就是20年后“国家的应有状态”。 “高福利”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和失业问题 “高福利”应从三方面来理解: 一是用先进方式应对老龄化。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个人自立,如完善“任何人都可以靠自己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的体制。一方面将养老金提高至世界最高标准,另一方面降低对高收入者的补助。 二是综合应对少子化。政府需要在完善育儿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托儿所)、降低育儿成本(提供儿童补贴和高中之前免费教育)和完善育儿环境(不分男女都享受育儿休假等)这三方面均衡发展。 三是全面应对失业问题。完善失业安全网络和对未来就业者进行职业培训。 “高活力”强化产业竞争力 “高活力”,老龄化并不意味着低活力。即使在老龄化社会,也应维持高度产业竞争力,努力实现高福利、中负担。这里面又包含五个方面: 一是强化产业竞争力。将日本打造成研发基地,将母工厂设在日本,同时在生产工艺方面,促进包含日本本土优势的制造工艺与东亚生产网络的结合。 留在日本的制造业必须以高科技和资本集约型产业为主。需要将企业所得税降至世界平均水平,利用经济合作协定撤销出口对象国的关税和降低服务连接成本(降低枢纽港口和枢纽机场的使用成本、放松管制等),强化竞争力。 关于农业,应重点援助专业农户,依靠“安全、美味和美丽”为实现高附加值农业的出口产业化。 |
日本20年发展目标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李大雨:日本人不再以加班为荣
“小而精”的日本零售店
日本为何没有报考国家公务员热?
日本制造业“堕落”了吗?
日本人缘何有银座情结?日华媒:见证世态炎凉
处理僵尸企业的日本经验
日本“一大怪”: 住房二十年价值归零
评论:日本女性难破职场“天花板”
造假、违规、缺陷——看“日本制造”如何跌落神坛
日本菜价为何20年不变?
日本莳绘工艺,“精美”源于“精心”
日本出现“晚年贫穷预备军” “老有所养”由易到难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调查:主管高龄化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日本比丘尼命很苦 进寺庙没人身自由被当成保姆
日本:无孔不入培育匠人意识
一个日本父亲眼中“失去的20年”
日本“春运”压力为何不大
超一成日本女生“援助交际”? 揭秘背后隐情
日本如何鼓励民众创业
日本拟鼓励“穿和服上班” 为避免传统文化衰退
日本老人成另类双薪族
日本百万年轻人“家里蹲”
调查:日本理想上司啥样?“辅助型”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