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寻找日本文化——贯通日本文化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台湾寻找日本文化

混血是正常现象

“中国─日本─台湾”的文化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台湾的茶艺馆,在概念上,不同於中式茶馆或港式茶楼,茶艺馆走台湾独有的休闲场所。虽然主要的是中国茶,收费高,亦卖幽静的环境和文雅的气氛。观察内部摆设,茶艺馆的美感基调明显受日本茶道的影响。众所周知,茶叶、茶道,原来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之後才发展成日本独特的形式。跟茶道分不开的禅宗,也是中国传授给日本的。由此可见,文化是影响来影响去的旋转木马。

其实,今天的日本人用筷子、吃豆腐、写汉字、练书法,哪一个不是跟中国学的?有没有中国人以为这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体现而感到内疚?当初我受不了台湾太像日本,看来并不能说是良心所致,而是由於对“文化”现象本身的理解不足。

在阳明山国际大旅馆,连晚上开摩托车过来聊天的小伙子,我和两个台湾新人类谈“文化”问题。他们自称是“台湾华人”而不是“中国人”,在转变期的台湾,正在很认真地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日本房子。几年前去日本乡下旅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她在六十年代出生,当时小镇百姓的生活里面没有日本人,但有些日本房子却幽灵般她保存着,给小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同一时期的日本,那种旧式房子早就拆掉了,我自己很少看到过。如今更几乎不存在了,只有偏僻的乡下才有一些。我想,这位台湾朋友在日本经验的是一种dejavu(记忆幻觉)。

幽灵般的“日本房子”,一方面像台湾日语词儿:在日本已被淘汰的东西,在台湾确保留下来。文化本该是“活”的现象。幽灵的存在表示,在台湾,“日本文化”早就死掉了。同时,我们也知道,原先从日本来的一些习惯,如泡温泉,经过“本土化”之後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份。还有像茶艺馆,最後发展成独特而精致的文化现象。

寻求本土文化身份

在台湾待了三个星期之後,我能够接受既像日本又不像日本的台湾,而且免得她很可爱。不过,台湾朋友对日据时代的浪漫情绪,我始终觉得有点不正常。他们的浪漫情绪站在“双重否定等於肯定”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逻辑基础上。在寻找本土文化身份的道路上,当他们告别“悲情时代”之後,势必要从台游民族主义的角度重新评估日据时代。也许,到那时我要告诉他们:不必全盘否定日本文化因素;文化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影响来影响去的旋转木马。

 

上一页  [1] [2] [3]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大阪·关西世博会场举办“东北羁绊祭” 展示六县夏日祭典
    日本男女平等排名148国中仅118位,女性阁僚减少影响评价
    日本京都松尾大社举行御田植仪式 孩子们亲手插秧祈愿丰收
    日本大阪万博会场海水检出军团菌,水上表演暂停两天
    日本大阪府市拟保留海侧大屋顶环约350米
    日本名古屋东山动植物园罕见“十年一开花”巨型红花盛放
    日本绘本大师五味太郎谈创作心得
    大阪万博会场海域船只停留频发 海保提醒避免事故
    日媒:东京都启动“继承计划” 传承传统澡堂文化
    日本文化厅资助100个地方节庆恢复传统表演和花车游行
    日本文化厅启动“动漫遗产保护项目”
    东京举办“和服未来设计大赛”
    日本文化厅宣布全国推广“能剧复兴计划”
    日本书法协会举办的现代书法创新大赛在东京揭晓
    日本文化厅为传统染织复兴项目拨款50亿日元
    日本茶道协会宣布启动国际推广计划,在10个国家开设茶道体验中心
    大阪世博会北京活动周开幕
    “小说方程式”日本征文大赛启动 探索文化出海路径
    日本民众对中国古典文化抱持敬意
    东京国立博物馆推出虚拟体验平台
    日本文化厅启动传统染织保护计划,资助友禅和西阵织工匠
    能乐团体“現代能楽会”启动全球巡演
    京都裏千家推出茶道数字化平台“Tea Journey”
    日本文乐迎来第二位“四代目”人形遣い桐竹勘十郎
    京都设计师推出可持续和服,使用回收丝绸和植物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