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和服 >> 正文
日本和服源于中华汉服

中国的民族服装历来受西方人的衷爱。

  在海外举办的中国文化活动中,服装表演经常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但是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表演的服装基本上是少数民族的服装,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服装却很少见到。
  汉族人难道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吗?

  其实汉族并非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就基本定型为“汉服”。“汉服”有两个明显特点:宽松的衣裳和肥大的袖口。“汉服”不但宽松而且没有衣扣,所以必须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此外,肥大的衣袖还可兼作衣袋。把东西往口袋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东西就不会掉下来。宽衣肥袖的“汉服”在汉代得以普及被用作朝服,并且在唐,宋达到顶峰。

  宽衣肥袖的“汉服”反映的是安逸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祥和生活。它适合人们观月赏花,吟诗作赋,抚琴作画。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喜欢骑马涉猎的冒险活动,他们的服装是窄身紧袖的“胡服”。元代开元和天宝年间,“胡服”曾风行一时,但并没对汉服构成影响。“汉服”作为汉族的民族服装延续到元,明。

  “汉服”的绝迹发生在清朝。满族人入主中原后,施行强制性的剃发易服运动。汉族男人一直把头发盘在头顶梳成发髻。满族人强迫汉人剃发留辩。此外,传统的“汉服”也被满人禁止,并强制推行满族的紧身长袍和贴身马褂。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汉服”从此灭绝。汉族人通过辛亥革命取代了满族人,开始为自己的民族服装大伤脑筋:沿用满族的长袍马褂不可,推广欧洲的西洋服装不妥,恢复宽衣肥袖的“汉服”不宜。从此汉族再没形成统一的民族服装。革命党人思想西化,因此倾向于采用西洋服装。由于辛亥革命时期很多革命党人留学日本,并以为日本的学生服便是西洋服装。

  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根据日本的学生服为原本设计了“中山装”。因此“中山装”被指定为新的民族服装。普通民众思想保守,因此倾向于改革长袍马褂。改良的最成功的结果就是“旗袍”。旗袍的本意是旗(满族)人的袍服,但现在“旗袍”则专指上世纪二十年代后兴起的新式女装。“旗袍”是在旧的满族袍服的基础上,采用西式裁剪法,使袍身更加紧身合体。此外,“旗袍”加大了服装的外露程度,充分显露出女性的曲线美。“旗袍”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全盛期,并从此成为中国女性乃至中华民族的标准服装。

  在中国灭绝了的“汉服”却在日本生根开花。奈良朝代的日本向唐代的中国派遣了大量的文化使者去学习中国文化。这些“遣唐使”最终把当时盛行的“汉服”作为唐代的服装引入日本。就这样原始的“汉服”变成为“唐装”,并最终在日本演变为“和服”。即使是现在的“和服”也依旧保持着“汉服”的宽衣肥袖的特征。如今,“和服”是世界公认的日本民族服装。

  汉族服装的历史就象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历经风雨阴错阳差。如今人们只可能在古装戏曲里看到“汉服”色彩丰富和萧洒飘逸的风采。近年兴起的“唐装”实际上是以“旗袍”为基础的满族服装的进一步推广。虽然它并非代表汉族的民族服装,可它或许会被公认为代表中国的民族服装。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妇女身后背的枕头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案好多人猜不到
    日本京都插花学校举行新年庆祝活动 儿童穿和服插花有模有样
    为什么日本大街上穿和服的多是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
    关于日本和服的那些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和服需求正不断下滑 日本和服产业将如何振兴?
    京都举办“易穿和服”展览活动 仅用10分钟完成穿着
    日本举行成人礼 美少女身穿和服参加活动
    日本和服后面为什么要“背个枕头”?
    泥浆、汗水和敬畏: 日本和服的制作
    真的是为了方便?日本和服的小枕头有何作用
    日本女人穿和服腰后为什么要背一个包包?
    日本的和服还有这么多种!你知道吗
    日本京都樱花烂漫 民众穿和服赏景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传统节日“成人节”:女孩和服盛装留倩影
    日本多地举办“成人节”庆祝仪式 少男少女穿和服亮相
    日本“成人礼”引网友围观:身穿和服少女抢镜
    日本举办“成人节” 少女穿和服庆祝
    日本成人节 女学生穿和服游迪士尼
    日本女人和服里的秘密:女人们上下几千年都说不出口
    日本女人和服里的震撼秘密究竟是什么?遮掩跪坐与萝卜腿
    日本女人和服里的震撼秘密 看背包竟能识别处女
    关于日本的10条奇葩冷知识 穿和服不穿内裤
    日本文化零距离!和服等五大类日本精品将亮相非遗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