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杂志扩大恐慌
沼纯子不知道的是,她的痛苦正在成为日本媒体的快乐。紧随主流媒体之后,众多右翼杂志也开始肆意炒作起来,这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食品在日本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周刊新潮》,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右翼杂志之一。它早在2月6日就推出了2月14日的新刊预告——“毒饺子综合症发展为日中战争”、“使用有机磷农药是对日恐怖主义”等标题,火药味十足。同日,《周刊文春》的广告标题也是耸人听闻,比如“从危险的中国食品中保护自己的七大法则”等。
这些杂志的新刊预告广告,往往出现在日本主流报纸上,字体粗大的广告标题让浅见不注意都难。“我和丈夫不同,他主要看文字报道,我都是一翻而过,那些杂志的广告标题的确很吸引我,几乎每次必看。”更令浅见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广告还寄生在电车广告栏内。“只要一踏入车厢,这些杂志的大标题就主动跳入视线。即使不买这些杂志,只看了标题,对中国食品的印象就肯定不会变好。”
尽管浅见心里清楚,这些杂志这么做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刺激销售量。“不刺激的标题,根本卖不出去。”但她还是作出了暂缓购买中国食品的决定。是的,谎言说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随着日媒炒作的不断升级,许多日本民众也无不谈中国食品色变。
超市里中国冷冻食品、蔬菜柜台前,鲜有顾客问津。日本进口商看到销售情况不妙,也开始减少进口量,并甩卖现有的中国食品。中国蔬菜大有被挡在日本超市外的趋势。一个数字足以证明——据3月6日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显示,2月第一周到第三周,从中国进口的鲜蔬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四成。
日本警方延续质疑
击碎流言最好的武器,就是尽快公布事实真相。
2月20日下午,中国公安部派出高规格的警方代表团赴日,与日本警方协作,交流信息。5天后,日本警察厅次官安藤隆春一行来华与中国公安部展开“互换消息会议”。
2月28日,中方公布了调查结果,“甲胺磷可以渗透进封闭完好的塑料饺子袋”,“中国警方认为这一事件不是因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而是人为的个案,而且在中国境内投毒的可能性极小”。而此前,日本警方则认为,“甲胺磷无法从外部渗入封闭完好的塑料饺子袋、投毒发生在日本境内的可能性很低”。
调查结果的截然相反立刻引发日方不满。次日,日本主流媒体引用日本警方原话,对中方调查结果进行“猛攻”:“一位曾参与过中日双边会谈的日本官员言辞激烈地说,‘我们感觉被中方出卖了’,并希望中方尽快提供试验的相关科研数据”。
“我们都不知道听谁的了!”浅见一脸疑惑,“在没有明确最后原因前,双方最好都不要否定己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否则只能是平行线,没有结果。”
对于日本警方和一部分媒体否认“日方投毒说”,浅见持有不同意见。“其实想把药品运到日本国内并投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而且国内在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一些漏洞,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的确,今年2月到3月间,日本就发生多起食物藏针事件。在记者对普通民众的采访中,和浅见一样质疑日本警方“饺子事件”调查结论的不在少数。
重拾信心依赖真相
当然,日本媒体中也不乏许多理性的声音。
2月29日,《朝日新闻》将中日双方对此次“饺子事件”的不同意见列成图表,并在报道中详细对比了中日试验的差异。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甲胺磷是否可以通过外包装渗入,二是禁止在日本市场流通的甲胺磷是否有可能从国外非法入境。目前,中方也已经同意向日方提供相关试验资料。
苦苦熬过了一个多月,浅见也盼望能早日放心地把中国食品端上餐桌。“等真相查明后,饺子等冷冻食品,我们也会放心吃的。毕竟,我们家的餐桌已经离不开中国食品了。”浅见说。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