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外国朋友看《艺伎回忆录》。出影院时,他对日本和服赞叹不已,以为和服是日本人独创的民族服装。我告诉他,和服是仿照古代中国服装的样式而成。他不同意,还看似专业地辩驳道:不对!你们古代的服装是China Dress(旗袍,直译为“中国服装”),有衣领,还有纽扣。 但日本和服与你们不一样。 不难看出,在外国人的印象中,旗袍成了中国的民族服装。这也难怪,即便是中国人也不会否认,旗袍的确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服装。但是,旗袍仅仅是上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中国女装,并非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传统服装。 到底什么是汉族的传统服装?现在似乎不重要了。因为中国人的印象是,只有少数民族才有民族服装。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宽衣肥袖的汉族服装即已定型。衣服没有纽扣,用宽腰带束住,避免敞胸露怀。肥大的衣袖则可塞许多东西,演绎了不少“衣袖中塞食,孝敬老母”的故事。数千年来,尽管有“胡服骑射”等小插曲般的变革,汉族的服装一直都没有大变化。直到满清入关,宽衣大袖才被彻底改饰易服。辛亥革命后,面对八旗遗风的长袍马褂,革命党人还着实为难了一阵。最终,由于当时革命党人多留学于日本,便顺势改造了一下日本大学里的学生服,演变成了中山装。有心者可以注意一下当时孙中山先生等与日本学生的合影,就可以知道两者之间的个中奥妙了。 起初,中山装并没有马上在中国普及,而且还随着袁世凯复辟时的易服、上世纪30年代西服的盛行,一度落入历史的阴影中。到毛泽东时代,中山装才真正流行起来。所以,老外常常把中山装叫做“毛装”。 这样,几百年的折腾,传统的汉服最终绝迹于中国。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唐朝,宽衣大袖伴着大量“遣唐使”,传到了日本,继承了袖子宽大、中间宽带束住、不用衣扣的特征,翻版为和服。中国服装在日本生根开花,日本学生装却在中国发扬光大,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无怪乎许多教科书中都谈到“中日文化水乳交融”。 不过,探寻中国服装变迁的感悟却远不止这些。服装从来就不单用于御寒,还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社会意义。古代中国服装宽衣大袖,适合于吟诗作画、抚琴下棋、观月赏花,却不宜于骑马打猎,这表现着中国人悠闲清净的生活态度;服装在服色、花样、佩绶、腰带上的规定区分,也表明着不同的社会阶层。更重要的是,服装体现着某种文明秩序的变迁。记得上世纪80年代,某位中国领导人穿西装革履忽现中国电视新闻中,外国人为之目光一亮。次日,外国媒体的社论几乎口径一致:这次中国人的开放是真下了决心了。 想到这,环顾着电影散场时大街小巷的中国人大都穿着西服和茄克,感到中国已经在文化上走进全球化秩序中了。于是,我也不再与老外朋友纠缠于和服的“版权”,反而豁达了许多。 |
和服是汉族传统服装 并非源于日本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妇女身后背的枕头是用来做什么的?答案好多人猜不到
日本京都插花学校举行新年庆祝活动 儿童穿和服插花有模有样
为什么日本大街上穿和服的多是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
关于日本和服的那些小秘密,你知道几个?
和服需求正不断下滑 日本和服产业将如何振兴?
京都举办“易穿和服”展览活动 仅用10分钟完成穿着
日本举行成人礼 美少女身穿和服参加活动
日本和服后面为什么要“背个枕头”?
泥浆、汗水和敬畏: 日本和服的制作
真的是为了方便?日本和服的小枕头有何作用
日本女人穿和服腰后为什么要背一个包包?
日本的和服还有这么多种!你知道吗
日本京都樱花烂漫 民众穿和服赏景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传统节日“成人节”:女孩和服盛装留倩影
日本多地举办“成人节”庆祝仪式 少男少女穿和服亮相
日本“成人礼”引网友围观:身穿和服少女抢镜
日本举办“成人节” 少女穿和服庆祝
日本成人节 女学生穿和服游迪士尼
日本女人和服里的秘密:女人们上下几千年都说不出口
日本女人和服里的震撼秘密究竟是什么?遮掩跪坐与萝卜腿
日本女人和服里的震撼秘密 看背包竟能识别处女
关于日本的10条奇葩冷知识 穿和服不穿内裤
日本文化零距离!和服等五大类日本精品将亮相非遗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