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抠门比赛”让节约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在东京工作的谢美津子小姐认为,虽然有教育的影响,但她有意识地进行节约,主要是在看到相关电视节目后养成的。她说,她从未经历过贫困,当了解到许多国家的民众还生活在缺水、缺粮、缺电的极度贫困状况时,她才开始认识到应该尽量节约资源。
长期以来,推动人们的节约意识,成了日本媒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今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日本各媒体的相关报道可说是铺天盖地。《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均用七八个版的篇幅宣传节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并对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等都做详尽介绍。
由于日本人喜欢节约,各媒体经常举办一些以节约为主题的节目。这些节目并不是对受众进行简单的说教,通常是寓教于乐,本文开头所说的“看明星如何用1万日元过1个月”就是这样的节目。许多电视台还乐此不疲地每年举办各种“抠门大赛”,吸引普通观众参加。被日本媒体称为“吝惜道祖师”的小幡玻矢子就是从这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成为日本的节约明星。她有名的节约之道包括:肥皂寿命延长术(用比肥皂小的肥皂盒,或让肥皂斜立在肥皂盒里,不用肥皂时尽量避免让它淋水,这样能延长肥皂一倍寿命)、不伤玉手的超级洗洁剂(米糠洗洁剂)、自制芳香剂(冲泡过的咖啡渣)等。
这样的节目人气非常高,带动很多日本人发明新的节约办法。有人发明了新型煮蛋法:用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容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加热后1分钟把水煮开,再煮3分钟后熄火,然后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整个过程仅耗时7分钟。普通人一般是用一大锅水烧10分钟,一直将鸡蛋煮熟为止。两相比较,前者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提高近1倍。
政府和企业高层在节约活动中起着表率作用
除了公民的节约意识和家庭学校的节约教育外,日本节约的重点是政府和企业,毕竟政府和企业耗费的各种资源占了全国的大部分。
要想老百姓树立节约意识,政府官员的表率作用最有说服力,也是最生动的教育课。对老百姓空喊一万遍节约口号,远不如官员一次身体力行的节约行为有影响力。几个月前,日本环境大臣小池百合子决定把政府机关空调温度定在28摄氏度,并允许公务员穿短袖衬衫上班,受到各界好评;8月底,环境省又提出了冬季节电计划,提倡冬季穿厚服装,把暖气温度定为20摄氏度。
为了节约政府开支,日本仓吉市市长长谷川稔还主动向自己开刀。自2005年7月1日起,长谷川稔率市政府职员共370人承担起市政府的清洁工作,大家轮流利用下班前15分钟打扫。此举每年将为该市节省350万日元。
日本的企业更是将节约作为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本汽车之所以能在美国市场打败美国汽车,主要靠节油这一招。松下电器公司国际事业部的清治一久先生告诉记者,日本的节约重点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主要是通过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向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循环使用率方面转变。在日本的电器商店,每一种产品的标签上不仅要标出该产品的耗电量,而且还要标明每年节约电费的钱数,让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能省多少。清治先生称,多次循环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是最好的节约。日本每年要废弃1800万台冰箱、空调和彩电等家用电器,这些家电中含有各类金属约10万吨。为此,松下等大公司都成立了废弃电器回收利用技术中心,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低成本回收利用废弃家电。
节约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采访中,东京的退休教授桥本芳一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观点:他的节约行动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也是出于对个人健康的考虑。70多岁的桥本先生说,几十年前,日本很少有人得糖尿病、高血压,那是因为大家的生活都很贫困,所以日常生活都是以简朴的食物为主,并且不会吃过多的食物;而现代的日本人生病主要是由于生活富裕,暴饮暴食造成的。 记者翻开小幡玻矢子著的《超级节约术》,书中的一段话特别让人感动:都市化的现代人,早已习惯“拧开龙头就有水”、“衣服旧了买新的”等便利生活,但是在灾难发生时,我们才知道面临困难时的窘境。其实,每一件用品都有非比寻常的缘分,因此不论价值多寡,我们都应分外珍惜和爱护。确实,许多日本人不仅是把节约当成一种“省钱之道”,更是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态度。节约体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个人的健康需要节食,整个人类的“健康”也需要节约。 在学习日本节约立国风尚的具体工作上,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就太多了。理性地树立合理消费观念、从而真正提升生活品质,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日本人的住房偏小,不单是由于国土面积小、地价高昂的缘故,而是和日本人普遍不靠虚荣心和攀比来打发自己的一生有关。日本人大量购买节油的小型车辆,这是他们方便实用的生活观念的反映。我们国家并不富裕,但一些人稍有些钱就热衷于住200平米以上的“豪宅”,而且把它装修得“富丽堂皇”、俗不可耐,平添了许多冷暖气等费用,更招致了不小的致癌因素等危险。这种“于连心理”和暴发户心态,其实是非常苍白和可怜的,是因某种“贫穷劣根性”而报复社会的另类表现;或曰某种“乡村病”病灶的“城市病”转移。加之现在中国房屋建设的节能率很低,这种情况的增加已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而这是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的。在生产领域可以借鉴的东西也很多。例如日本造的汽车就很注意部件寿命与系统寿命的匹配关系问题:既然一辆汽车的报费期是10年,那么有什么必要将方向盘造得100年都扭不断呢?后一种选择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此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是注意到的。例如人们过去都不屑地谈论苏联战斗机的发动机寿命太短。殊不知苏联专家在“二战”中统计到战斗机从出厂到被击落的平均飞行时间不超过200小时,所以他们认为让发动机寿命达到200小时是最佳消费比。显然,对待消费和生产的态度问题,是和国民素质、健康心态、智慧和理性等等息息相关的,它们是构成节约立国、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系的基本元素。
上一页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