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纠结度过地震周年 重建步伐被批如“婴儿小步”

 据3月12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日本昨天举国默哀纪念“3•11”一周年,去年发生的地震、海啸和随后的核泄漏“三重灾难”致使日本1.9万人遇难,被称为“二战后日本的最大危机”,核辐射波及中韩甚至美欧。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昨天“灵前立誓”,宣布要让“国家复兴,甚至变得更好”,但这并没有能够加强日本国民的信心,日本国内舆论大都对救灾拖沓不满。


  当地时间11日下午2时46分——一年前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日本全国默哀一分钟,在泪水与祈祷中纪念地震海啸一周年。当天日本最核心的纪念活动在东京国立剧场。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面对天皇、灾区代表、官员等1200人致辞说,“我们那些带给日本繁荣的先人曾数次从危机中站起来,日本每一次都变得更为强大,我们将站在灾区人民一边,帮助实现重建的历史任务”。日本媒体将野田的讲话称为“灵前立誓”。几天来,野田佳彦投书世界多家媒体,称日本将“再次崛起”

 

  世界舆论中,呼应野田佳彦雄心的声音不多。美国总统奥巴马9日就日本大地震一周年发表声明,称赞的是日本人民的“刚毅”和“果敢”。《日本时报》11日评论说,一年了,重建的进展就像“婴儿的小步”,焦虑的当地人充满受挫感。日本《朝日新闻》抱怨,现在3成灾民处于亲人离散状态,4成灾民找不到工作,超过34万人住在临时避难所。


  “日本错过可能带来改变的海啸警报。”路透社11日报道说,去年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一名学者写了一本书,打算把书名定为“国家重生”。如今,大灾难过去一年,“很明显,即使这种级别的震动都没能让日本从经济和政治的麻木中苏醒”,议会的堑壕战依然如旧。彭博社报道说,原本以为,以效率和基础设施著称的日本,会给世界树立重建的典范。然而地震海啸一年之后,日本的恢复几乎还没开始。


  (本报驻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韩国记者  孙秀萍 李珍 纪双城 萧达 杨明 青木 王刚 ●汪析 柳直)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灾后建设缓慢日本灾区老人疾病缠身
日本伦敦举办活动展现了日本灾后重建的信心
日本岩手县将募捐 复原被海啸冲上房顶观光船
日本斥资近亿保存“奇迹一本松” 作为复兴象征
为日本福岛灾区打气 新一代草裙舞女孩开始训练
日本大地震灾区饭店浮球漂至美国阿拉斯加
日本收养地震孤儿的经验
核震一年 自救未歇:日本阴霾犹在
日本驻华大使馆举办“3·11日本特大地震重建”图片展
日本政府将允许1.6万名民众返回家园
日本震后未来的挑战
宫城县农业渔业团体精心制作了饱含谢意的“复兴便当”
震后周年日本人从悲伤中再出发
日本灾后欲复兴的不仅仅是芯片产业
日本灾民种樱花提醒后人海啸威力
感受日本纠结的灾难“温度差”
日本部分地区灾后出现“复兴泡沫” 改革压力巨大
日本食品供应不稳定 化妆品逐渐恢复
日本地震后地震保险受追捧 新签约数同比增17.5%
大地震后日本人价值观的变化
日本震后启动脱核化进程
日本福岛华人讲述:无论如何要和我的家人在一起
日本瞄准重建需求,建立增产体制
“后福岛时代”日本能源安全遇挑战
日本东大寺为灾区祈福 550个竹灯笼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