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不敢同非洲人挨着 看见“可疑”亚洲人就打110 8月15日,本报记者赶往靖国神社采访,意外地在神社附近遭遇了日本右翼人士的集会。 当天,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人士却高举着标语牌,声称坚决反对给在日居住的外国人参政权。参加集会的人大声吆喝着:“外国人犯罪给日本带来危害”,“日本是日本人的日本”。 他们群情激愤的样子,让不少路人不得不绕路而行。 一群外国人穿上和服后留影。他们穿上和服容易,但要融入日本社会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人权人士 狠批日本 外国人在日本各种权利得不到保障,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8月7日,日本共同社发表了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日本分部特别顾问伊迪丝·汉森的文章,批评日本是个对外国人冷淡而严厉的国家。 汉森是美国人,1960年来到日本,活跃在影视界,1986年至1999年,担任“大赦国际”日本分部负责人,积极致力日本的人权问题。 汉森在文章中写道,日本羽田机场的候机大厅里,电视不断重复播放小泉纯一郎首相和另外几名日本人微笑着迎接外宾的录像画面。但与这种温馨的欢迎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社会处处都对外国人加以防备。汉森的丈夫是个日本人,因为穿衣打扮与一般日本人有所差异,只要他在街头稍显无所事事的样子,就会被人误认为是在“放风”,甚至被当作“形迹可疑的外国人”遭到举报。 汉森又举了今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的修订版《出入国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为例子。原则上所有16岁以上的外国人在日本入境时,都必须接受采集指纹和拍摄面部照片两项审查。只有国宾、因公事赴日人员和拥有日本永久定居权的人才能例外。据说,促成日本国会立法的,是所谓“反恐需要”。汉森认为,“既然这样,所有日本国民的活体信息都该是采集的对象。恐怖主义和犯罪可不是外国人的专利特权。” 汉森又批评日本一些外国人收容所:“文化和语言不同的一群人挤在几乎不能活动的狭窄空间内,无时无刻要挂念何时能获释,还要忍受极其严格的管理,身心俱损。他们当中结核、肝炎、艾滋病病毒等传染病泛滥,而且得不到任何救援。” 日本社会“内”“外”有别 据统计,目前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已经超过了200万,但日本人对外国人的成见却有增无减。日本警方发放的传单和海报上甚至呼吁“看见疑似中国人的人就打110”、“看见可疑的亚洲人就打110”。外国人犯罪是日本媒体的重要话题,8月17日的《每日新闻》报道说,今年上半年东京外国人犯罪有所减少,但四国、中部地区却有增加的趋势。对此,有媒体分析说,外国人犯罪正在向全国扩散。日本民众有这样一种错觉:在日本犯罪的都是外国人,“外国人=罪犯”。 日本人爱把外国人称为“外人”,与汉语中的“老外”不同,“外人”的意思是你永远不可能成为“自己人”,被一条鲜明的分界线划在外面。 记者采访了一些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请他们谈谈对日本的印象和生活感受。大家一致认为,日本是个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福利比较完善的国家。但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总能感到有一堵看不到的墙。虽然生活中也会碰到一些热心的日本人,但总的来说,日本和日本人对“外人”很冷漠。如果“外人”和日本人发生争端,几乎所有日本人都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支持本国人。 一位在日本公司就职的中国人告诉记者,一次,他与几个日本人一起负责营业工作,一位日本同事插手他联系了很久的一笔业务,欲把成绩据为己有,他去质问那人,那人竟一口承认了下来。可他没想到,其他日本同事却都向着那个抢他业务的日本人,而老板也对此事不置可否,这个中国人一气之下辞了职。 |
日本处处把外国人当贼防 欧美人例外受尊重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