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送礼至上的日本

仁、义、礼、乐、治,是东方社会源自孔夫子的道德哲学。在今天的日本社会中,礼是最常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哲学。无论是私聚或社交,“真是失礼了”之声不绝于耳。其实,这只是客套话,真是失礼的话,却可能是与冒犯天条一样不可饶恕。故此,要不失礼,送礼物是最好的一个表敬的行动,礼多人不怪嘛。

  又到了岁暮年末,圣诞节亦是日本人现今要过的节日,因此,实在是一个送礼的大节,一定要向平时关心照料过自己的人赠送礼品,以表示一年以来的感谢。若是现在逛逛原宿、涉谷、新宿等大街小巷,无论是名店还是小店,到处都摆着包装精美的货品,无论顾客购入的货品是贵是便宜,店员都会有礼貌地招呼一声,“是送礼的吗,需要包装吗?”。

  在香港时,已听人们称赞日本货品的包装是世界上最精致、最漂亮的。笔者来到日本后才发现,货品的包装漂亮除了体现日本的民族性之外,还真有这种实际需要。日本人喜欢赠送礼物,可谓到了无时无刻、不需任何理由的境界。除了岁暮大送礼外,中元即6、7月间,一年过半,亦是互致暑期问候的送礼大时节。此外,迁新居、孩子入学、成人节、同事荣升、庆贺朋友生日、新婚、病愈等各类馈赠亦名目繁多。

  说起送礼,在日本还碰到一件因为不懂民俗民情而发生的尴尬事。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是不会收到任何回报的,无论是礼品还是礼券,根本想都不要想(除了几年前名为××康的人,收受某报记者报酬做戏的不正常事外)。但在日本,记者想要访问某人,向某人送出礼品或礼券却是天公地道,理应如是的,甚至可能会是没有礼品就根本行不通的情状。这不关乎社会是否廉洁的问题,而是一个习惯。我在东京曾通过第三者约访一位名人,事前并不知晓访问人家要送礼这回事,事后中间人几番追问我是否付了礼金,付了多少,看来不付是躲不过去的,最后还是向受访者赠送了礼券解决了问题。

  在日本,接受采访而收到“稿酬”即若干钱物的馈赠理所当然,记者要按规矩做。不知道日本的大学新闻系在新闻理论中如何解释向受访者送礼这一行为。在日本,没有礼品几近寸步难行。 (来源:香港大公网 作者:叶红燕)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