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公立教育的“绝对平等”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14 16:36:5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第四,受教育、受锻炼机会平等。日本的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各种班级委员的制度,班上的各种工作都由班委们承担,每个同学都必须承担一项委员的工作,一学期轮换一次。原则是轮流承担,不能重复。方法是个人志愿优先,公正平等。运动会时也不按名次奖励,所以没有运动员代表,全体同学都上场。我的女儿小学时每次运动会都跑在后面,结果6年级时60米跑了小组第二,我很高兴地为她祝贺时,她却说是因为老师把跑得慢的孩子编在一组,并不是她跑得快了。听了之后真让我哭笑不得。 第五,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根除各种歧视,包括对外国人、对残疾人等。在日本的网上和社会生活中很难听到“你脑残啊”之类的歧视性语言。平时的单元小测验有分数评价,但期末通知单学习成绩不用分数表示,而是采取3段评价:平均水平是一个圆圈,高于平均是两个圆圈,低于平均是一个三角,具体成绩不公布。 经过战后教育的一代人现在已经成为家长,他们对“歧视”非常敏感。我女儿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历史课作业是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找出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东西,以其为主题作文在课堂上发表,女儿找了一枚爸爸收藏的古币。结果期末的家长会上,一位家长批评老师不应该给学生留这种作业。他说很多年轻家长家里没有可以写的东西,那么孩子听到别人的作文就会埋怨自己的家长,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这个家长发言后,立刻有3、4名家长说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结果,老师当时承认错误说,这个作业是他自己想的,并不是教学手册规定的,以后不留此类作业了。 开始我不能接受这种教育方法,觉得这不是误人子弟么。但经过两个孩子的成长,我发现这种绝对平等的教育,尊重了孩子的兴趣和尊严,充分保证了机会的公平。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履行责任。从小懂得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责任在身的观念。日本小学低年级的女孩将来的理想第一位是宠物店员,第二位是幼儿园的老师,第三位是面包或蛋糕店店员;男孩第一位是棒球运动员,第二位是足球运动员,第三位是小学老师。 我女儿小学三年级以前的理想是蛋糕店店员,四年级以后回国时,看到很多乞讨的老人,她说将来想回中国开一个敬老院,收留无家可归的老人。到了高中以后,她经常去日本入国管理局办手续,看到很多外国人不懂日语的困境,她的理想变了,说将来要当律师帮助外国人。大学她真的读的法学部,毕业后又继续上了庆应义塾大学法科大学院。 女儿小的时候我总是觉得日本学校不给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胸无大志。但看到他们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也在不断地为自己树立理想,既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兴趣,又能较好的完成这份责任。这种脚踏实地,有的放矢地规划自己人生的态度,让我发现了这种平等教育的独到效果。 如果从小梦想当宇航员长大后看到别人飞上宇宙可自己还没有坐过飞机;从小梦想要当亿万富翁可长大后还在为柴米油盐奔波;从小要当市长可长大后就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如此的失落情绪怎么能让他由衷地喜欢自己眼前的工作呢?大多数人的失落情绪积累起来就会变成对他人的不满,对自己的无奈,对社会不公平的敏感。因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让多数人成为宇航员,成为亿万富翁,成为市长。能够让大多数普通的人喜欢自己选择的工作也许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吧。 ·本文为作者供本网特稿,版权归新华网和作者个人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