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台湾寻找日本文化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奥一大近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23 20:23:20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混血是正常现象 “中国─日本─台湾”的文化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台湾的茶艺馆,在概念上,不同於中式茶馆或港式茶楼,茶艺馆走台湾独有的休闲场所。虽然主要的是中国茶,收费高,亦卖幽静的环境和文雅的气氛。观察内部摆设,茶艺馆的美感基调明显受日本茶道的影响。众所周知,茶叶、茶道,原来都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之後才发展成日本独特的形式。跟茶道分不开的禅宗,也是中国传授给日本的。由此可见,文化是影响来影响去的旋转木马。 其实,今天的日本人用筷子、吃豆腐、写汉字、练书法,哪一个不是跟中国学的?有没有中国人以为这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体现而感到内疚?当初我受不了台湾太像日本,看来并不能说是良心所致,而是由於对“文化”现象本身的理解不足。 在阳明山国际大旅馆,连晚上开摩托车过来聊天的小伙子,我和两个台湾新人类谈“文化”问题。他们自称是“台湾华人”而不是“中国人”,在转变期的台湾,正在很认真地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日本房子。几年前去日本乡下旅行,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她在六十年代出生,当时小镇百姓的生活里面没有日本人,但有些日本房子却幽灵般她保存着,给小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同一时期的日本,那种旧式房子早就拆掉了,我自己很少看到过。如今更几乎不存在了,只有偏僻的乡下才有一些。我想,这位台湾朋友在日本经验的是一种dejavu(记忆幻觉)。 幽灵般的“日本房子”,一方面像台湾日语词儿:在日本已被淘汰的东西,在台湾确保留下来。文化本该是“活”的现象。幽灵的存在表示,在台湾,“日本文化”早就死掉了。同时,我们也知道,原先从日本来的一些习惯,如泡温泉,经过“本土化”之後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部份。还有像茶艺馆,最後发展成独特而精致的文化现象。 寻求本土文化身份 在台湾待了三个星期之後,我能够接受既像日本又不像日本的台湾,而且免得她很可爱。不过,台湾朋友对日据时代的浪漫情绪,我始终觉得有点不正常。他们的浪漫情绪站在“双重否定等於肯定”或“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逻辑基础上。在寻找本土文化身份的道路上,当他们告别“悲情时代”之後,势必要从台游民族主义的角度重新评估日据时代。也许,到那时我要告诉他们:不必全盘否定日本文化因素;文化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影响来影响去的旋转木马。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