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技术的进步 康复医疗传入日本是在1940年前后。来自东京大学骨科学的高木宪次教授首次介绍了德国对肢体残疾儿童的医学治疗,于1942年设立了整肢疗护园,由高木教授就任首任园长。在医学治疗的同时,也开展对肢体残疾儿童进行教育和功能训练。另一方面,由于需要救助在战争中受伤的截肢、脊髓损伤,以及外伤的身体残障人员,因此以假肢的安装和功能训练的康复医疗在实践中逐渐被采用。战后,日本的康复医疗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当时,康复治疗主要由骨科医生、内科医生和按摩师等来进行。日本政府在很早就设立了相关,1947年设立了儿童福利法,1949年设立了身体残障者更生指导所(后来的国立身体残障中心)和国立聋哑人厚生指导所(后来的国立听力语言障碍中心)等,并在各地设立了县立更生指导所。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以温泉疗养医院为中心开展了脑中风的康复治疗。以此为契机,工伤医院和国立疗养所也开始积极地进行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康复医学是从骨科和理疗内科中独立出来的新生医学,日本医生赴美学习康复医学始于1960年前后,并于1963年成立了日本康复医学会。第一任会长由大阪大学的水野祥太郎教授(后为川崎医科大学校长)担任,当时成员仅64人。 1942年整肢疗护园开院 同年,在东京都的清濑市开设了日本最初的理疗士及作业疗法士培养学校---国立疗养所东京医院附属康复治疗学院。1966年进行了针对毕业生的第一次国家考试,培养出183名合格者,并在这一年成立了日本理疗士协会、作业疗法士协会。至此,治疗师开始在康复中心发挥其作用,但此时还是以温泉地区的专门医院、工伤医院、国立疗养所为主,与现在的都市型康复医院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康复医学会在1980年创立了独自的康复医学制度,从第二年便开始进行考试。但是,由于大学医学部康复医学讲座的设置迟缓,多年来一直没有认可使用”康复科”作为标准诊疗科,而最终得到认可是在1996年。康复科成为标准诊疗科后,一般人也逐渐了解”康复”这一用语。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康复需求的也不断增加。 对残障治疗的理解与变迁 康复医疗主要面向残障人士,实际上世界各国也是近几年才认识到规定残障标准的重要性。直至20世纪70年代,都在对因脊髓损伤而完全麻痹的患者还在持续的进行下肢运动训练和步行训练。但由于治疗目标的不确定性,许多梦想着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的患者都没有接受到对病患的充分说明。一些对康复治疗持批判态度的医疗者也经常会出现”麻痹无法治愈,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吗?”这样的疑问。此后,1980年WHO出版了国际残疾分类标准(ICIDH)(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该标准将障碍分为 ①功能·形态异常(IMPAIRMENT) ②能力障碍(能力低下)(DISABILITY) ③社会性不利(HANDICAP)。从这3个水平来把握 ”障碍的阶层性”这一点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简单来说,对于有麻痹这种”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改善日常生活活动(ADL: activities of living)的能力(能力障碍)是很重要的概念。由此,很多卧床不起的患者均得到了救助,同时削减了护理所需的人工费,患者的活动范围扩大了。而且,对于残障人士的居住和回归职场这一社会层面的”社会性不利”,标准化和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概念也在日本广为流传,职业康复、护理福利服务等社会性层面的考量也开始得到了普及。另外,由于ICIDH”功能异常、能力障碍、社会性不利的国际分类”标准的发布,从而能够看出康复治疗其实是更倾向于对能力障碍的治疗。在2001年WHO采用了根据ICIDH修订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作为残障的分类标准。该分类标准肯定并强调了障碍状况会根据环境因素而改变。 康复开始时间点的变化 现在有不少医务人员误解康复治疗为慢性期医疗。但是随着普通医院康复治疗的普及,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点也在逐渐提前。从1980年前后开始,日本采用了在疾病、外伤的发病同时开始实施康复治疗,而从1990年开始,诊疗报酬分数中康复治疗也作为”康复早期加算”加算了报酬分数。例如,提倡脑中风患者从发病开始在床边进行功能训练,有助于预防废用综合征。有关开始坐位和立位训练的时间也逐渐提前,对于没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倾向于从发病当天就开始训练。由于康复治疗的对象逐渐高龄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预防废用综合征的重要性。患有以胸腹部疾病为首的内部脏器疾病的高龄患者,即使没有四肢麻痹,也有因肌力下降和耐力下降而容易致使卧床不起的危险,由此得到了启示,并发现了早期开始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功能评估和数据库的进步 要保障科学地实施康复治疗医疗,需要在进行功能评价之后再制定治疗计划。近年来,根据通过进一步推测功能预后,提倡高效治疗和治疗时间短缩的重要性。为此,必须将功能结论的测定值作为数据库并进行积累,然后从统计学上进行分析。为了进行更高精度的预测,缜密的评估对功能评价尤为重要,而妥当性·再现性高的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功能评价,例如ADL,此前BI(Barthel Index)是日本的主流评价体系,但近年来逐渐被功能自立度评价法FIM(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所取代。关于功能障碍水平的评价,在脑卒中有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SIAS(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等,在脊髓损伤中有ASIA功能评价尺度: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Impairment Scale等被作为标准使用。 -觉得不错,请转发点赞哦-迈动睿和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日本康复医疗的发展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的「银行自动取款机」如何使用?是否支持多语言操作?
在日本如何找到「志愿活动」或参与「社区服务」?
日本的「二手市场」如跳蚤市场在哪里可以找到?
在日本如何处理「宠物」的养护和医疗问题?
日本的「垃圾回收日」如何查询和遵守?
在日本生活中,如何办理「国际汇款」?
在日本如何解决「语言障碍」问题?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如何适用于外国人?
在日本如何处理「自行车」的注册和使用?
如何在日本进行「语言学习」或参加「社区日语班」?
在日本如何办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日本的「文化活动」如祭典和节日有哪些特点?
在日本如何选择「健身房」或参加「体育活动」?
日本的「公共假日」有哪些?如何安排休假计划?
如何在日本使用「网络购物平台」如亚马逊或乐天?
日本的「饮用水」是否安全?需要购买矿泉水吗?
在日本租房时,如何处理与房东的「租约问题」?
日本的「公共厕所」是否收费?如何使用?
在日本生活时,如何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日本的「公共图书馆」如何申请借书卡?
在日本的「医院」如何预约看诊?
如何在日本购买「二手家具」或「家电」?
日本的「超市打折时间」通常是什么时候?
在日本就职后,如何参加「社区活动」?
日本的「四季变化」对生活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