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专家分享地震“备灾文化” 避灾比预报重要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在线   更新:2013-5-22 11:18:11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原标题:日本专家分享地震“备灾文化” 避灾比预报重要


备吃备水备救生包,日本专家分享抗震救灾经验


备吃备水备救生包,日本专家分享抗震救灾经验


家里要备有3天的食物和水、地震来了先开屋门再躲桌下、家电要固定在墙上……这些,早已经成为日本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日前在成都召开的“灾后振兴与国际减灾论坛”上,河内绅吾、石渡?夫、铃木邦雄等几名日本专家分享了自己国家的抗震救灾经验。他们说,日本老百姓的地震自救意识很强,对地震伤害的防范,几乎延伸到日本人生活的每个角落。


俗语


日本人最怕 地震第一老爸第四


日本地震多举世皆知。“几乎随时都有(地震)”,世界银行风险管理资深专家石渡?夫说,地震,那可是日本人眼中“第一恐怖的东西”。“日本不是有句俗语吗,‘生活中四样东西最可怕:地震、火灾、雷和老爸’,里面地震就排第一位呢。”


1900年以来,日本共发生了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石渡?夫说,影响最深的当属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了,该次地震达到7.9级,造成近10万人死亡。也正是这次地震加速了日本的防震对策研究。


如今,日本社会从国家到企业、社区、个人,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防震救灾措施。“这是日本的‘备灾文化’。”石渡?夫说,在这套文化中,国家需要制定建筑标准,企业会义务提供救援物资,社区会备有消防栓等防灾设备,个人有强烈的自救意识。


防备


家家都有救生包 备有三天的食物


日本横浜国立大学校长铃木邦雄说,日本的社区都有一个公共区域专门用于每个家庭存放私人物资,如衣服、被子、水、马桶等,一般可维持全家人2到3天的生活。他特别提到要存放马桶,“因为灾难发生后,厕所是一个大问题。”


每个日本家庭,也会单独备一个救生包,包内有水、压缩饼干、手套、电筒、收音机、存折、备用电池、充电宝等。家里还会常备足够3天的食物和水。“备用电池、充电宝这样的物件,是在2011年‘3?11’大地震后才加入的。”


此外,平时屋内的家电摆放也有讲究。“我们会把电视、电冰箱等摆在不容易砸到人的位置,或者固定在墙上。”国际防灾复兴协力机构(IPR)秘书处的资深专家河内绅吾说。


应对


地震来了躲哪里 先开门再钻桌子


大地震发生后,哪里最安全?是跑出去还是躲在家里?在中国,人们普遍相信“躲在厕所最安全”的说法。而在日本,人们更习惯躲在桌子下面。


铃木邦雄说,地震发生后,日本民众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房门,第二件事是钻进桌子底下,保护好头部。打开房门为什么不跑?铃木邦雄非常自信地说,日本民众相信房子不会垮,至多也就是裂个缝,而桌子下方是一个独立空间,桌面又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灯具、瓦砾砸伤人。这一点也得到了石渡?夫的同意:“呆在家里比外面更安全。”


对中国“地震来了躲厕所安全”的理论,铃木邦雄和横浜国立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长谷部勇一表示,日本也有这种说法。这是因为,厕所的空间小,柱子多,垮下来的可能性小,方便逃生。


新闻延伸>>>


地震难预测学习避灾更重要


“地震的预报很难,它不像下雨下雪一样可以预测。”河内绅吾曾担任日本内阁办公室灾害管理局副主任,他说,如今全世界都没法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应该宣传的,是怎样避免地震伤害。”


在大地震来临前的4?10秒(有时更长),日本民众的手机上会提前接收到预警信息,信息会提示地震将于什么时间发生、几级等。铃木邦雄说,这个时间来不及逃出屋外,却已经足够大家做很多事来避免人身伤害了,比如打开房门、关掉煤气、躲在桌子底下、用东西护住头。


河内绅吾建议,年轻人应掌握更多的避灾知识。在日本,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防灾教育,训练儿童如何逃跑、避难。此外,建筑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固,“比如卧室和老人小孩的房间,可以进行特别加固。”


记者陈俊宋建琴郑其 摄影报道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