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软实力”中的动漫、音乐、饮食已经在海外拥有广泛的影响。最近,日本一种历经几百年、被称为“俳句”的短诗,也因为被称为首任“欧盟总统”的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赫尔曼·范龙佩的喜爱而名誉海外。范龙佩“酷爱日本俳句”,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赏析的“菜鸟级”,而是亲力亲为,不久前还出版了一本日本俳句诗集。“统领”着欧洲5亿人口的大人物能有此举,自然有利于日本俳句的海外推广。俳句也因此成为日本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日本的俳句是一种古典短诗,以三句17音为一首,首句5音,次句7音,末句5音,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文学。日本人数百年来用这种短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种种心情,至今仍然有数以万计的日本人每天都在创作它、鉴赏它。
应该说,日本俳句能够留传至今,与日本对其重视是分不开的。比如,日本有一个“社团法人俳人协会·俳句文学馆”,现在拥有15005名会员,除了每年举行全国俳句大会以外,还在日本各地举行俳句讲座,出版协会杂志。我到位于东京新宿百人町的“俳句文学馆”去采访,得知这里收集着52199册与俳句有关的书籍,31万2425册俳句杂志。在这里,一位日本读者告诉我,在他的家庭里面中,经常有父子共做俳句的情景,父亲念出前5音,儿子就会去接后7音,父亲再做最后5音的收尾。这种父唱子和的局面,在日本家庭里面并不少见。
我还了解到,日本的“学生俳句协会”从197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学生俳句大会,每次征集30万首俳句。日本著名的伊藤原茶铺也在电视广告里征集学生创作的俳句,获奖者可以免费得到一年的罐装茶;由教育界人士组建的日本俳句教育研究会,专门研究如何在课堂上进行俳句教育;1946年,日本反战人士组成的“新俳句人联盟”至今仍然开展活动。其实,只要留心,在日本的各大报纸上,每天还都可以在文化版上看到俳句的栏目,这些基本上都是读者的投稿,在俳句的后面还有专家的点评。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细致的持久地“普及”,日本的俳句才能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够在国内发展的同时构成日本“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当然,讲到日本的俳句,人们自然就会把它与中国的古诗相比。有人用这样的语句形容它与中国古诗的关系:“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须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这种评价妥当与否可以令论。现在,我们应该考虑中国的古典诗歌何时能够真正成为中国“软实力”组成部分的问题。(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作者:蒋丰)
中国新闻网 201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