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到之处,不论是皇宫出售的纪念品、商场景点的各类商品,还是各种宾馆餐馆、公共场所,日本人都变着法地往上面加文化的元素,而且加的是那么随意,那么不留痕迹,让你忍不住赞叹他们的独具匠心。例如,扑克就是日本的浮世绘绘画。还有,只要能与文化沾上边的地面上的附着物,都要说明和保护。在我们下榻的宾馆所在街道,有好几处高耸的现代建筑群中,保存着类似中国亭子的低矮建筑。从颜色和外观看,也许有几百年的历史吧。在名古屋的主要街道上,我们看到路边一棵不起眼的小树上挂着一段文字,好像说七夕鹊桥的故事。民间的祠堂,凡是有些年代的都保存完好,且有郑重的说明。 就拿日历来说吧。日本使用的历法是日本历。日历上有日期,但不说这个日子是星期几,而是把一星期的日子分别用日月火水木金土表示。咋一看,日历上五行学说在眼前晃来晃去,挺有意思的。查资料才知道,其实中国也曾采用过星期日作为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大约是在唐朝之前,中国从波斯引进了一种历法,叫做“七曜历”,一星期七天,分别用日月金木水火土表示。星期天是“日曜日”,星期一是“月曜日”,等等,后来唐朝政府禁止了“七曜历”。这个称呼中国不使用了,从欧洲引进了“星期”,但是“七曜历”被日本人延续下来了。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我看到日本现在使用着,有一种自己的东西被人家用的感觉。但转念一想,就释然了:唐朝之前,我们的先辈不也是引进的吗,日本大概是又从我们这引进而已。
短短的几天,我在不经意间在细微末节处,触摸着、感知着日本的文化,比较着自己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思考着我们传播文化的方式……。滋养了我们民族,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中华优秀文化,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如同一座绚丽多彩的宝库,如同一个取之不尽的富矿,传承在中国人的血脉里,呈现于当代的时空中。我们拥有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珍视,还缺乏精心的传播。 日本之行,留给我的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思路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我一连串的关于文化关于传播的思考,更意识到沉甸甸的一份责任。 |
细微观察日本文化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相关文章
大阪·关西世博会场举办“东北羁绊祭” 展示六县夏日祭典
日本男女平等排名148国中仅118位,女性阁僚减少影响评价
日本京都松尾大社举行御田植仪式 孩子们亲手插秧祈愿丰收
日本大阪万博会场海水检出军团菌,水上表演暂停两天
日本大阪府市拟保留海侧大屋顶环约350米
日本名古屋东山动植物园罕见“十年一开花”巨型红花盛放
日本绘本大师五味太郎谈创作心得
大阪万博会场海域船只停留频发 海保提醒避免事故
日媒:东京都启动“继承计划” 传承传统澡堂文化
日本文化厅资助100个地方节庆恢复传统表演和花车游行
日本文化厅启动“动漫遗产保护项目”
东京举办“和服未来设计大赛”
日本文化厅宣布全国推广“能剧复兴计划”
日本书法协会举办的现代书法创新大赛在东京揭晓
日本文化厅为传统染织复兴项目拨款50亿日元
日本茶道协会宣布启动国际推广计划,在10个国家开设茶道体验中心
大阪世博会北京活动周开幕
“小说方程式”日本征文大赛启动 探索文化出海路径
日本民众对中国古典文化抱持敬意
东京国立博物馆推出虚拟体验平台
日本文化厅启动传统染织保护计划,资助友禅和西阵织工匠
能乐团体“現代能楽会”启动全球巡演
京都裏千家推出茶道数字化平台“Tea Journey”
日本文乐迎来第二位“四代目”人形遣い桐竹勘十郎
京都设计师推出可持续和服,使用回收丝绸和植物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