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因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第一次踏上了日本国土。在日本的短短一周时间,这个岛国民族的人文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感受最为强烈的,还是会议上的一些细节。 没有铃声的会议 几天的学术研讨会下来,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觉得日本的会议比我过去在国内参加的会议缺了点什么。最后一天的下午,无意中瞥见邻座的日本学者在发手机短信,这才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连续几天,会场上竟然没有一部手机发出铃声。读者可能会问,中国与会者怎么也跟着规矩起来了?答案是,国内的手机在日本无法使用,所以习惯在开会时响铃的手机都躺在行李箱里了。 所谓耳闻不如亲见,在日本开会让我相信,没有手机铃声的会议并非不可能,也让我明白了尊重发言者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 节俭办会 早就听说日本人“抠门儿”,这次开会着实让我们领教了一把。 第一天的欢迎晚宴让我们大失所望,习惯了国内会议上的大鱼大肉,一见到水果沙拉、寿司、面包和汽水撑起来的晚宴,与会者不免有一种被慢待的感觉。别忙,好戏还在后头。晚宴之后安排了一个小型联欢会,其间有个节目是学跳日本民族舞,为了更逼真,组织者发给每人一件日本和服,并声明这和服并非奉送。联欢结束后,服务人员果然站在出口一一收回了和服。你见过开会不提供饮用水的么?日本的这次会议就是这样的。开会时正值东京最热的天气,口干舌燥怎么办,会议室外面有自动售货机,各种饮料都有,不过费用需要自己出。 会议结束时,我们特意询问了志愿者当中的中国女孩,打听日本的会议是否都这么办。回答是:并非个个如此,只是我们参加的会议没有赞助,所以组织者只能因陋就简。事后想想,这种办会的方式其实也挺好。国内的会议又组织旅游,又发纪念品,但钱还是出自各个与会单位,并且常常喧宾夺主,冲淡了学术气氛。日本的会议虽然寒酸,但在同声传译、资料整理方面做得很到位,研讨氛围也比较热烈。相比之下,日本的学术会议更加“学术”,体现了学者群体的“淡泊”之风,这正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
日本学术会议安静节俭值得学习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几十年前雾霾更厉害的日本 怎么靠环保节能恢复环境?
从经济大国到环保大国——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日本环保
国际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状况及启发——日本篇
日本:精打细算促环保
日本人精打细算的环保意识
日本政府通过了《节能法》修正案
日本对节能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
日本推广建筑物的节能化改造
日本夏季全民节电 部分职工放假列车次数减少
日本推行“上班族不打领带”运动
日本废弃物处理法规定:排放企业也有责任
从日本的先进经验看中国节能减排工作
日本东芝东电等高科技公司合力普及"智能住宅"
日本停用半数电梯和复印机为节能
震后日本LED灯已全面流行
日本企业节电有方
日本政府夏季节约用电开始啦
清凉着装准则愁坏日本政府雇员
震后可再生能源在日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日本节能及开发新能源的对策和启示
日本拟制定节能家电补贴新制度
日本人夏天的节能
日本的低碳之路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侧重四大方面
日本"混合住宅"节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