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体验日本地方蚕桑文化

  新华网东京2月19日电(记者钱铮)提起日本群马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遍布县内的优质温泉和美味的面食。不过,群马还有一张自古闻名遐迩的名片,那就是当地的养蚕制丝业。悠久的蚕桑历史给群马留下了许多相关建筑遗产,也哺育了独特的蚕桑文化。 

     “丝绸日” 

    群马县富冈市的富冈制丝厂已被列入日本政府的世界遗产候选名单。这座当时世界最大规模的机械缫丝厂是明治政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设立的最早的缫丝厂。以富冈制丝厂为生产中心,日本的绢和绢织物走向了亚洲和世界,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 

    富冈制丝厂1987年终止生产,不过那里的风貌被人们用“丝绸日”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每年7月下旬,富冈制丝厂的法式红砖厂房就会上演隆重的庆典活动。一批年轻的女孩穿上明治时代的西洋裙装穿梭在厂区内,再现了100多年前缫丝女工们的劳动和生活场景。 

    当地人还把这座工厂的往事编写成故事并配上大幅图画,由志愿者在“丝绸日”一边展示图画一边为来宾讲述这群红砖房内曾经发生的故事。 

    “丝绸日”还会召开多个主题研讨会和体验讲座,让人们了解从养蚕到制丝的整个过程,亲近当地的蚕桑文化。 

    “春驹祭” 

    群马县北部川场村的“春驹祭”也是流传下来的极富特色的蚕桑文化形式之一。 

    “春驹祭”是川场村门前地区有百余年历史的民俗活动,由门前地区人家的长子4人一组挨家挨户表演祈祝养蚕昌盛的歌曲和舞蹈。一组4人扮演一家4口,其中3名男青年要扮演“母亲”和两个“女儿”,另一人扮演“父亲”,这也是“春驹祭”的独特之处。 

    在每年的2月11日这一天,“父亲”背着装满桑枝的布袋打头阵,“母亲”和“女儿”紧紧跟随。进入当地住户的堂屋内,“母亲”用桑枝击打状如团扇的太平鼓,“女儿”和着节拍唱着采桑喂蚕、蚕吐丝结茧、卖茧换钱等歌词的小曲。唱罢,“女儿”会把手中做道具的围巾两端的金色纸扯一段下来绕在母亲打鼓用的桑枝上,然后把桑枝送给那一家人。据说这根桑枝能保佑养蚕收成蒸蒸日上。主人则会端出酒水、糕点款待表演者和围观的人群。 

    川场村政府的安藤秀昭告诉记者,川场村的吉祥寺内供奉着养蚕的守护神,很早以前,紧邻的白泽村住着游方卖艺的一家人,他们在守护神祭礼的那天会来到门前地区为当地蚕桑的繁盛祈愿、歌舞。有一年,艺人因病没有来访,门前地区此后养蚕收成极差。于是,当地青年团的成员自发开始研习歌舞,代替艺人巡回祈愿。而这一由当地男青年女装进行的“春驹祭”也从此流传下来。 

    如今,群马县内养蚕的农户已经寥寥,还在继续生产的缫丝厂也仅剩两家。尽管如此,通过“丝绸日”和“春驹祭”这些和养蚕制丝有关的传统活动和仪式,外地和海外的游客依然能够体验到独具当地特色的蚕桑文化。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