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关于日本的和歌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在日本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6 16:29:5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日本古典格律诗歌的总称。自奈良时代(710~784)起,也称“倭歌”、“倭诗”或“大和歌”。和歌这一名称,是因为要和自古以来在日本流传的汉诗相对而言,大意就是大和之歌,即日本诗歌。和歌包括长歌、短歌、旋头歌、片歌、佛足迹歌等。 和歌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格律。长歌,以五、七音为一联反复吟咏,最后一联以七音结束。一首长歌一般以三联以上、全歌形成奇数联为常见。长歌一般为叙事诗。歌后附有一到数首“反歌”。日本专家认为它来源于中国春秋时代赋的反辞。反歌的任务是概括地吟咏长歌的主要内容,或补足其歌意未尽之处。这种反歌同时也是独立的短歌,它们的格律相同。长歌的篇幅长,为了不流于单调而增强变化性,多用对句、序言和枕词(一般与歌意并无直接关系的垫词)等。同时,要自始至终保持一气呵成的紧凑感,需要统一全面的构思,写作较难。一首长歌往往形成前紧后松、感人的力量逐渐减弱的情况,因此它的存在时间并不很长。类似这种长歌的作品初见于《古事记》(712) 和《日本书纪》(720)中,称为“记纪歌谣”;继而,在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中始臻完成,并在它的前中期出现著名的歌人柿本人□(约662~约706)、山上忆良(约 660~733)和高桥虫□(生卒年不详,732年是他的壮年期)等,及至晚期的著名歌人大伴家持 (718?~785)已乏长歌的佳作。905年成书的《古今和歌集》刊载的1,100首作品中,仅有长歌五首。近世,除个别人尚有吟咏以外,几乎濒于绝迹,其他各类歌也相继消亡,只剩下短歌与后起的俳句遗留下来。 和歌,主要指短歌,是日本民族从古至今最为广泛流传的短诗。由于只有三十一音,必须在遣词练字上狠下功夫,因此简洁、含蓄、雅淡等便成为它的主要特点。连歌大多是比赛作诗技巧的一种文字游戏,很少产生有价值的作品。 日本古代歌集较多,除前面列举的以外,还有《后撰和歌集》(951)、《拾遗和歌集》(1005~1007)、《后拾遗和歌集》(1075)、《金叶和歌集》(1127)、《词花和歌集》(1144)、《千载和歌集》(1187)等。著名歌人在《万叶集》中除所列者外,还有额田王(7世纪末在世)、高市黑人(生卒年不详)、山部赤人(生卒年不详)、大伴旅人(665~731)、大伴坂上郎女(约721~750年间在世)等。《古今和歌集》中有纪贯之(约 872~约945)、凡河内躬恒(生卒年不详,921年在世)、小野小町(生卒年不详)等。《新古今和歌集》中有后鸟羽院(1180~1239)、藤原定家(1162~1241)、藤原家隆(1158~1237)、藤原良经(1169~1206)、式子内亲王(1151~1201)、俊成女(?~ 1254)等。近代著名歌人有与谢野晶子(1878~1942)、石川啄木(1886~1912)、洼田空穗(1877~1967)、土歧善□ (1885~1980)、斋藤茂吉(1882~1953)等。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