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一个多年未走出自己房间的“御宅族”少年
14岁的一天,小武把卧室门关上,此后5年里几乎没有出屋。他不上学,没有工作,也没有朋友,整天待在这个面积比大号床垫大不了多少的房间里,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附近的便利店买点东西。他躲在屋里看电视,听“电台司令”和“涅槃”乐队的音乐,“我只听黑暗、绝望的东西”。
因为在学校里挨欺负,14岁的长川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每天靠看电视、上网和做玩具汽车打发时间。这种生活一过竟是13年。
两年前,19岁的工程系大学生原浩突然不去上学了。因为他在口语考试时发挥失常,觉得丢脸,于是过起了足不出户的“隐居生活”。他的卧室墙上有3个洞,都是他用拳头打出来的。为了发泄对父母和学校的不满以及内心的苦恼,他经常用拳头击打墙壁。
在日本,上述3个例子中的主人公便是被称为“御宅族”的青少年典型。他们在房间里自我封闭至少半年以上,在此期间彻底与社会隔绝。最小的御宅族只有十三四岁,有人在卧室里一躲就是十几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东京的斋藤医生接待了一些特殊的年轻患者。他们的普遍症状是昏昏欲睡,不愿意与人交流,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随着这种病例越来越多,斋藤医生发现这是日本青少年特有的一种心理疾病,并将这类人取名为“御宅族”。此后这种疾病逐渐得到媒体重视,后者将御宅族称为“迷失的一代”、“社会寄生病的最高形式”。
一些御宅族还有强迫症症状。一个少年每天要洗几个小时的淋浴,还戴着厚厚的手套来防止细菌;另一个年轻人则不停地擦洗浴室的瓷砖,一擦就是几个小时,结果家里的水费是邻居的10倍。更极端的案例是一名少年绑架了一个9岁小女孩,俩人在男孩的房间里藏了近10年。
斋藤医生认为,御宅族是家庭和社会畸形发展所致。日本的男孩子,尤其是长子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学校要成绩优异,在社会上要出人头地。在重压下,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走向自我封闭,这也是御宅族中男性比例高达80%的原因。另一些孩子则因为害怕同学排挤和欺负选择了自我封闭。体形肥胖或者性格害羞的孩子都有可能被同龄人孤立,甚至在某一领域表现优秀也可能被欺负。如何让御宅族出门接触社会,是治疗这种心理疾病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不少帮助御宅族康复的机构,“新起点”是代表之一。通常的方法是先说服御宅族走出家门,然后住在集体宿舍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劝说御宅族走出家门的工作是由一些女性咨询师完成的,她们被称为“出租姐姐”。31岁的川上就是“新起点”的一位“出租姐姐”。当她第一次向长川提供咨询服务时,后者只说了句“请回家吧”就把门关上了。此后她又来了几次,每次都是隔着门与长川交谈。川上告诉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里面很少有回音。到了第5次,长川仍然不愿意讲话。于是川上就让他写封信介绍自己。他把自己的生日告诉她,还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做塑料模型汽车。川上顺水推舟,请长川给托儿所的孩子们做一个汽车模型。两周后他做好了,小汽车非常精致。“他很开心,似乎以前从未有人让他为别人做过什么事。”经过川上半年的努力,长川终于在28岁生日的前一天走出房门。据“新起点”统计,他们的客户中有30%的人不会离开房间,那些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有10%又重新回到封闭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