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作者:孙明霞 文章来源:台州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3-29 15:14:4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兴衰起伏,数千年的中国茶和茶文化发展史亦有高低起伏,改革开放以来,复又进入快速发展的复兴期。从“茶为国饮”到“六茶共舞”到“茶和世界共享发展”,台州茶业跟着中国茶的步伐,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在政府的重视下,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茶文化研究会(促进会)等协会工作各有特色,以茶专家为龙头,各种普及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学术会议、茶博会、茶活动影响面大,台州各地喝茶、玩茶、事茶的群体数量迅速壮大,新兴的茶平台交流活跃。


梳理回顾日本和台州的茶文化交流,是在盛世中国。当下在“一带一路”、文化兴国等国家战略支撑下,更要充分发扬茶文化和喝茶养生的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豪感,“走出去”与“引回来”齐抓并举,继续大力弘扬“和、敬、清、寂”的禅茶文化精神,做到“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进一步弘扬、传播和发展茶文化。


台州是日韩茶祖之地,是日本茶道之源,如何在当下及今后更好地提升发展茶文化,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改革开放后,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大事记


茶作为必备的生活用品、健康饮品与友好使者,在文化交流交往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


1980年11月,日本茶道“里千家”日中茶史考察团来天台山访问。


1987年7月,日本茶道著名流派煎茶道“小川流”来天台交流,上华顶山考察。


1988年3月,日本静冈电视台来天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茶叶之路》,摄制组的岩崎智说:“到了天台国清寺,就想起了茶的渊源关系;站在苍山茶园,就想起日本的静冈……”


1993年,日本“里千家”考察团再次来天台山交流。


1995年11月,日本静冈县考察团来天台山考察日本茶树始祖原种,登临华顶归云洞。


1996年7月,应日本茶道界的邀请,天台山茶礼表演团赴日本交流茶艺。


1999年,第七届国际无我茶会在石梁方广寺再现了罗汉供茶仪式,在国清寺举行隆重的茶会,包括日本茶人在内的茶人们杯续茶谊。


2002年3月,日本静冈县茶叶交流访华团一行15人到天台山寻访茶祖,上华顶归云洞。


2013年5月,中国天台山“禅茶雅集”活动在华顶讲寺举行,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禅茶界代表齐聚佛教圣地、茶祖之乡天台山品茗论道、体验交流,认知“禅即茶、茶即禅”圆融不二关系,感受“江南茶祖、韩日茶源”天台山云雾茶智慧之芽的魅力,同庆天台山这座中外佛茶传播地。


向日本学习什么


回溯文化历史,台州需要借鉴学习日本对外来文化的研习能力、对优秀文化的吸收精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是从历史厚重感入手,对延续宋代寺院茶禅文化的日本抹茶道和继承明代文人茶席趣味的煎茶道进行梳理学习。


唐代、宋代及明代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经失传,却在日本传承了下来,结合日本文化得到了发展发扬,形成了日本自己的特色,流传于世。日本的抹茶道和煎茶道就是典型。日本能够把学到的外来文化保护珍惜,精益求精,化为己用,升华再造,值得深思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日本茶文化,也是研究中国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所需要的。


二是从现代流行趋势入手,进一步了解学习日本的茶饮多样化。


日本茶作为国民饮料的历史,是在大正末明治初期伴随着煎茶和急须(侧把壶)的普及而开始的。使用急须手工冲泡绿茶,已成为大众最普遍的茶叶饮用形式,也成了日本日常茶文化的象征符号和传统。以抹茶产品为爆款的新型茶饮品不仅在日本本土空前大流行,也成为外国游客热衷购买的伴手礼,随之流传风行到中国及其他国家。日本茶与其他领域的组合搭配在不断地流行发展,并日渐影响到中国及周边其他国家,日本茶的多元化是一种值得研究借鉴的趋势。


三是学习日本的工匠精神。


日本茶人在茶器等茶产品的制作上,无不以执着踏实、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尽善尽美,以茶器为代表的茶产品广受消费者好评和喜爱。我国茶界当以工匠精神作为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致力于为当下及后世留下茶产品的精品佳作。


>>>延伸阅读


六种茶各具功能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绿茶消费走向低迷,2007年,日本家庭用于茶饮料的开支开始超过绿茶茶叶。


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书中写:“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这个茶主要是指绿茶,实际上在当代中国,已经把茶分为六大茶类,是由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从茶叶品质系统性和制法系统性而提出的分类方法,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性寒。唐时传往日本的就是绿茶的制法。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按发酵度的轻重分为轻度和重度,其中轻度性寒,重度性温。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分生茶和熟茶,生茶性寒,老生茶性趋向温和,熟茶性温。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新茶性寒,老白茶性趋向温和。红茶为全发酵的茶,性温热。黄茶为微发酵的茶,性温凉。


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具有众多保健养生功能,浙江大学刘祖生教授归纳为促进消化、解毒消炎、提神醒脑、降压降脂、防癌抗癌、抵抗辐射、明目美容、增强免疫和延缓衰老等。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从笔者的个人体验来看,美容抗衰、清理肠胃、消炎降火、修心养性尤为明显。


茶叶的产地、品种和类别的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一样。绿茶主要清头目,但是胃寒之人不适宜。青茶(乌龙茶)的美容作用相对突出,在日本曾经刮起过乌龙茶可以减肥美容的流行风,但是同样,轻度发酵的乌龙茶也容易引起胃寒。黑茶消食滞,有益于改善人体肠胃功能,亦有降三高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黑茶类里的生茶偏寒性,宜存放转化,到一定时间后再喝更益身体。也有报道称喝安化黑茶治好了通风。黑茶里的六堡茶有去湿气的功效。白茶抗菌治感冒有良效,咽喉肿痛、牙齿上火,喝白茶会明显改善症状,福建各地多以老白茶给孩童降热治感冒。


白茶能治荨麻疹,清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产者性寒凉,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笔者有个茶学员,几年前跟着笔者习茶,听茶课得知白茶能治荨麻疹,开始喝白茶,不多久就治好自己此症状。


红茶主要以其香甜带给味蕾和身体的愉悦感。黄茶是小类别茶,养生功效待实践证明。茶能修心养性,多有实践证明,本文不展开论述。


日本受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理念指导了800多年,亦应当与时俱进发展茶养生理念,从单一茶类的养生,到六茶养生,定能适应更多群体的需求,开拓日本茶新的发展空间,达到身心和合、社会和合。日本需要有集中职能的茶组织及振兴饮茶文化的政策,而不仅仅依靠单一家族的文化传承,这样日本茶会有更加可期待的明天。


>>>作者手记


交流互鉴


才有旺盛生命力


茶,源于中国,走向全球。日本茶,源于台州,保留传统。两国茶文化的交流互鉴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去探索,在文明进程中与时俱进。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继承先人们在文化文明上交流互鉴的精神,希翼台州与日本能够加强茶文化研究合作、茶文化旅游专线开发、茶文化人才交流、茶文化互鉴互学,共同促进茶文化交流从源远流长走向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更远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孙明霞,台州市椒江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台州市椒江区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台州市文化馆公益茶课老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