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垃圾分类的另一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7-7 16:37:1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为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日本学校会定期组织小学生参观学习垃圾处理过程。图为工人在处理定期投放的可燃垃圾。



东京涩谷街头,虽然旁边就贴着告示,但奶茶杯还是被乱扔了一地。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民迎来被称为垃圾分类“最严执法”的大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底,包括北京、济南在内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提到垃圾分类,不得不说日本,日本从197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然而,日本的垃圾分类真的像看上去那样美吗?近期发生在东京的一桩不大不小的趣闻揭开了日本垃圾分类的另一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被奶茶击碎的“神话”


“涩谷快要被奶茶杯填满了!”前不久,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新闻中,主持人这样哀叹。


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兴起“奶茶热潮”——这种起源于中国台湾的舶来饮品突然受到日本年轻女性的热捧。据统计,目前仅在东京就有超过300家奶茶店,每家店铺门口几乎都大排长龙。在年轻女性的购物圣地涩谷,奶茶店更是扎堆出现,相隔几十米就会有不同口味的奶茶售卖。


然而,奶茶的大火也给日本带来了一个麻烦——这种饮品的垃圾处理实在太麻烦了。根据日本富士电视台节目示范的“规范处理”方法,按照日本严苛的垃圾分类规定,丢一个珍珠奶茶杯子居然要分五步分别将其丢进四个不同的垃圾箱中:喝剩的珍珠(淀粉粒,大部分女孩为了保持身材不会吃掉)要在滤掉汁水后丢入湿垃圾箱,塑料吸管要丢入不可回收垃圾箱,瓶盖要丢入可回收垃圾箱,纸杯要丢入废纸垃圾箱……


对于大多数逛街的时尚女性来说,在逛街途中实在没心情进行这样繁琐的操作,但拿着喝剩的奶茶杯逛街又极不方便。在习惯于严格垃圾分类的日本,街头没有那么多公用垃圾箱,于是她们选择了将奶茶杯丢在大街上。现在,在涩谷等东京购物街的街头,随处可见排成排的奶茶杯,实在是大煞风景。


如此不堪的乱丢垃圾场景,让很多以国民高素质为傲的日本人感到脸上无光。不少奶茶店为此贴出告示,呼吁顾客将奶茶杯带回家再处理,或者在自家店门口摆出垃圾桶,不过都收效甚微。还有日本网友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声讨乱扔垃圾者“不知廉耻”,然而同样无济于事。


事实上,即便没有“奶茶围城”,涩谷、池袋等东京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也一直是令日本城市清洁治理部门最为头疼的区域。日本城市垃圾治理与中国刚好相反,村镇或小城区往往比大城市居民区干净,而城市居民区又强于商务区,商务区又强于商业区。所以,中国人到日本游览,在感叹这个国家整体干净的同时,会惊奇于日本似乎越是小地方越注重脸面,垃圾分类也做得更细,居民自觉程度更高,反而是在国际化商业街上,会偶尔见到一些乱扔垃圾的人,而政府似乎也管不了。


想弄清这究竟是为什么,必须说一说日本的垃圾分类究竟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严苛分类原是迫不得已


在1960年代以前,日本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大部分垃圾处理工作都由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代劳。恰逢此时日本经济正处于腾飞的初期,对废金属等可回收利用品的需求极大,所以压根不存在“垃圾回收”的问题。当时被丢弃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废品在那些生活无着的流浪汉眼中都是能拿来换钱的宝贝,有时不同城区的流浪汉还会因为某条街道的“垃圾回收权”而发生冲突。


然而,这种现象随着19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急速增长期而消失,这一时期日本从劳动力过剩转入紧缺,在企业到处拉人填充劳动力缺口的情况下,拾荒者群体逐渐消失,于是垃圾回收处理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刚好此时日本因为举办东京奥运会,需要整治市容,政府喊出了“清洁革命”的口号。为了追求“垃圾不落地”,东京街头开始大量安置公共垃圾箱,垃圾量开始飙升,这就逼迫着日本政府必须开始想辙给垃圾找出路。


与今天的精细化分类不同,战后事事向美国学习的日本,最先想学的是美式垃圾处理方式——即由民众进行粗放式分类,再交给专业化的大型垃圾处理厂,由专业化人员进行细分。这样做的优点是尽可能减少了居民用于垃圾分类的时间,提高了垃圾回收的效率。但问题在于,美式垃圾分类需要建立规模庞大的垃圾处理厂,而国土狭小、人口稠密的日本恰恰在这一点上捉襟见肘。


1970年初,由于当时的东京政府将垃圾集中到江东区海湾焚烧,当地民众爆发了“反对垃圾进入江东”的抗议示威运动,抗议者质问政府“有什么权力让外来垃圾污染我们的社区”。在该运动的启发下,日本各个大型垃圾处理厂所在城区的居民纷纷提出类似抗议,最终导致日本效仿美式垃圾处理模式的计划宣告破产。此后,日本垃圾处理开始实行“属地原则”,即每一个地区(甚至街道)的垃圾必须由当地自行处理。于是,大多数地区选择在本地兴建小型垃圾处理厂,自行解决垃圾。


这个模式决定了日本现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很多特点。比如,为什么每个社区甚至街道对垃圾分类的要求往往不同,而且对居民的分类要求还极为严苛?其实,如果能够兴建大型的垃圾处理工厂,垃圾分类的要求完全可以做到各地统一化,在有后期专业垃圾分拣人员做保障的情况下,居民完全不必将垃圾分得如此之细,还非得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但日本垃圾的“属地原则”,决定了垃圾处理厂“长不大”、无法集约化的瓶颈,也决定了日本居民投放垃圾时必须费时费力自行精细分拣,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然,日本垃圾处理的“属地原则”也带来了一些优势,比如越到基层,居民自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积极性就越高。因为由于垃圾难以外运,一旦处理不好,造成垃圾围城,会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日本的垃圾分类几乎都是由居民自发相互监督来维系的,为了促进这种监督,日本还立法规定垃圾袋必须是白色透明的。据统计,在日本近年来处理的垃圾违规投放案件中,90%以上都是起于邻里、社区投诉。在日本社区内,某家某户如果做不好垃圾分类,就会受到整个社区的排斥。因此,日本政府在监督民众进行垃圾分类上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行政成本,这在全球也是极为罕见的特例。


日本经验真的可学吗?


从日本垃圾分类一步步的演化史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发呢?


首先,拾荒者其实是最原生态、可能也是最好的垃圾分类工。世界上目前要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最精细化的德国和日本都是“缺失拾荒者”的国家,而拾荒者在这些国家消失的原因,要么是国民福利待遇高,人们懒得干;要么是因为劳动力成本高昂,人们不愿干。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要还有人认为拾荒有利可图,就应当允许这个群体的存在。


其次,推行“垃圾分类”一定是以实现“垃圾不落地”为前提的。日本1960年代开始“清洁革命”时,也曾有议员提出应当直接一步到位地效仿当时的欧洲开始进行垃圾分类,但日本社会在讨论再三后最终推迟了这一动议的实施。原因是担心如果贸然开始垃圾分类,街头的公共垃圾箱投放量必然减少,民众投放垃圾的难度也会增加,其结果很容易导致一部分人为图便利直接丢弃垃圾。所以,日本其实是在推行“清洁革命”卓有成效,民众已经具有相当素养,甚至部分社区已经开始自发进行垃圾分类之后,才在1970年代通过国会立法的形式推进垃圾分类的。从本质上说,日本垃圾分类更像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


再者,必须认识到日本今天这种令人惊叹的严苛垃圾分类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日本能效法美国建立大型化垃圾处理厂,让这些工厂雇用专职垃圾分拣员进行分拣,估计不会有任何日本民众会主动自我要求对垃圾进行苛刻的细分。因为这种细分不仅占用居民的大量生活时间,甚至还危及了其生活质量。《日本经济新闻》曾报道,由于垃圾必须定期定点分类投放,如今的日本家庭平均要拿出一至两平米的空间用于存放垃圾。如果错过垃圾投放时间,造成垃圾长时间堆积,还会影响居民的家庭生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当年,人们不愿在家门口修建大型垃圾处理厂,如今,却因此被迫将垃圾堆放在了家里。


最后,日式精细化的垃圾分类投放,有很多其他国家学不来的前提条件。日本有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来保障精细化的垃圾分类,那就是日本的家庭主妇群体。普通日本女性婚后一般会辞职回家专职相夫教子,这个群体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保证了她们能将琐碎的垃圾分类做到极致。此外,日本的教育、医疗、养老体系相对完善,家庭主妇们除了日常生活事务,需要操心的事务并不多,所以才能做到在家务上的“专念”。可以说,日本精细化垃圾分类的成本,最终是被分摊到其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社会保障体系上的。


总而言之,在日式垃圾分类光鲜的外表下,暗藏着很多无奈,也付出了很多成本。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提供借鉴,却无法完全模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