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令月风和":日本新年号背后的故事
|
作者:张世东 文章来源:网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4-4 15:50:5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作者|张世东,日本史爱好者。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就在昨天上午11点42分,迟到了十多分钟的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日本的新年号为“令和”。这个姗姗来迟的新年号一经发布,就在中日两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根据日本内阁给出的官方解释,“令和”年号出自日本古诗集《万叶集》中日本奈良时期著名诗人大伴旅人的《梅花歌三十二首 序》 原文为: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其中令的意思为美好,诗句的意思为在早春美好的时节里,感受到自然与美好。 意味如此恬静安逸的年号显然同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使用的年号大不相同。首先这是日本历史上第248个年号中首个出处并非来自中国古籍的年号。其次是以往日本在选取年号时都会选取一些较为大气威武的年号,譬如由“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而来的明治;由“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而来的大正;“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来的昭和。即便是到了日本战败后的第一个年号平成,也是由“内平外成,地平天成”而来,而这句吟诵春日天气的词句确实显得有些太过于文弱,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段词背后的历史却远非吟诵春日天气这么简单。 被贬文人的清谈 《梅花歌三十二首 序》是大伴旅人在公元730年春天在出任大宰帅任上写于自己的庭院之中。此时的大伴旅人已经年过六十,由于得罪了当朝的权臣藤原四兄弟,大伴旅人从天皇御前的重臣迁往九州出任大宰帅,这个官职名义上是九州的一把手。从当时的日本皇都奈良前往九州的路途遥远,这次任命实际上对于老迈的大伴旅人来说无异于一种放逐。 在抵达九州后,大伴旅人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就会终老九州,此生很难再回到圣武天皇身边,于是大伴旅人在大宰帅府仿照魏晋时期的中国文人,饮酒高会,谈玄作诗。尤其是在730年的春天的阴历正月13日,大伴旅人在大宰府内,召集下属的文人墨客,幕僚门生,召开了日本奈良时代最大的一次诗酒会。此次诗酒会留下了32首和歌,也是日本诗歌集《万叶集》中收录和歌最多的一次聚会。 大伴旅人 奈良时代日本大量派遣遣唐使,中国文化持续输入日本,使得日本的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遣唐使从中国带来的不止有大量中国文人的作品和精美的工艺品,还有一种日本人此前未见过的花——梅花。 由于梅花此时刚刚引进日本不久,只有少数达官贵人家中才可以栽种,730年的早春,九州大宰府内的梅花早早开放,大伴旅人正好以咏梅为题,召开了这次诗酒会。这次酒会共计写下了三十二首和歌,按日本当时从中国学来的规则,在诗歌的集子之前需要有主人写一篇序,作为整篇诗集的点睛之笔。于是酒足饭饱之后,大伴旅人提笔写道 “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也,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这才有了新年号“令和”的来源,日本官方一再强调年号是“完完全全”来自于日本作品却显得画蛇添足。大伴旅人自己都承认,这篇文章是套作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 》,其中修辞,排比,押韵甚至想要表达的思想都同《兰亭集序》一样,《梅花歌三十二首 序》后面更是直接化用了王羲之作品的原文。其间大部分用词也都是来源于中国名作,“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则是有可能化用了汉代文人张衡《归田赋》中的“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现九州太宰府政厅前的大伴旅人诗歌碑 这篇作品通篇表达了大伴旅人对于仕途不得意,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赏梅宴上大伴旅人题写的和歌更能体现这位落魄文人郁结的心思。在这三十二首和歌中,其他人都在描写盛开的梅花,唯独大伴旅人这样写道 我家庭院中, 梅花散满地, 许是恒远天, 飞雪飘飘落。 可见这位被贬九州的大宰帅,在众宾客都在欣赏盛开的梅花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梅花的凋落,甚至是自己生命的凋落。但大伴旅人并未就此终老九州,就在他写完这些哀叹自己命运的和歌后,数个月后,公元730年11月,大伴旅人突然得知自己被升为大纳言,重新回到了奈良的权力中心。为什么他的命运会在写了这些诗词后突然峰回路转呢?这还要从大伴旅人当年得罪藤原家族开始说起。 外戚揽权与傀儡天皇 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日本古代史中的天皇都是傀儡,被各个大名和诸侯来回摆布,直到明治维新后,天皇才得以重新掌权。然而在奈良时代以前,日本的天皇还是掌握国内实权的,天皇沦为虚君的转折点,则是奈良时代圣武天皇时发生的“长屋王之变”。 公元727年,日本圣武天皇收获了一名皇子,欣喜若狂的圣武天皇把这位刚刚出生的小皇子立为皇太子。但是随着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位皇太子的生母藤原光明子是大臣的女儿,根据当时日本的传统,天皇的皇后必须来自于皇族,立为皇后显然有违规矩。所以,就在圣武天皇提出立藤原光明子为皇后的时候,圣武天皇的表叔——长屋王跳了出来,长屋王的父亲高市皇子是天武天皇十分器重的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和老婆均出自皇族,可以说是“纯血自交”的皇族,尤其是他生育能力极强,一口气和正室生了四个男孩,和侧室生了三个男孩两个女孩。圣武天皇的生母本来就不是皇族,是庶出的皇子,辈分上有比长屋王小了一辈。现在又要违反日本皇族的一贯传统,立一个臣子的女儿为皇后,怎么看都是极其不合理的事情。 惨遭架空的圣武天皇 其实圣武天皇要立藤原光明子为皇后也不是出于本意,在圣武天皇执政前后,藤原一家通过嫁女儿逐渐成为了日本皇室的外戚,圣武天皇的生母就是藤原一家的女儿,而这位要立的皇后也是藤原一族的女人。藤原一家的四个兄弟逐渐把持日本朝政,奈良时代的日本进入了外戚揽权的时代。 长屋王这时仗着自己是皇室嫡传,天皇的长辈,悍然向把持朝政的外戚发出挑战,然而长屋王却低估了自己的能量。在长屋王以立后的名义向藤原家发难后不久,藤原房前攫取了中卫府大将军的职务,相当于中国的禁军总管。把枪杆子握在手中的藤原家开始一步步实施自己干掉长屋王的阴谋。 728年9月13日,圣武天皇刚刚出生的皇太子突然暴毙,朝廷内外一片猜疑。这时候藤原家借着天皇遭到丧子之痛,开始在朝内散布长屋王觊觎皇位的谣言,并编排出了他故意下咒,咒死了新生的皇子的段子。随着谣言的流窜,729年2月10日,一份神秘的告密文出现在了朝廷上,几个下级官僚密告圣武天皇,长屋王想要“谋反”。就在谋反告密文出现当晚,未经任何调查,藤原家的儿子藤原宇合就率领大军包围了长屋王的住宅。 2月11日中午,藤原武智麻吕率人进入长屋王的住宅,对其进行拷问,臣子居然对皇族进行拷问。这个事情在日本此前还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拷问后的第二天,长屋王在家中身死,藤原武智麻吕说,长屋王因为谋反事泄,畏罪自杀了。 随着长屋王身死,藤原家意识到要斩草除根,于是勒令长屋王全家自杀,一时间人头滚滚,一口气就有数十位皇族掉了脑袋。此后外戚、权臣、诸侯轮番登场,皇族再也不能在日本政治舞台上发声,天皇一步步沦为了傀儡君主。 就在奈良城展开对皇族的屠杀之时,大伴旅人早在之前就已经看不惯藤原家的胡作非为,幸运的是他此时已被贬九州,躲过了这次血淋淋的整肃,这位老人在九州的大宰府中得知此事,肯定心有余悸,所以只能在家中吟诵“初春令月,气淑风和”。由于藤原家杀的太狠,长屋王一系的官僚被清洗一空,导致上层政局出现了权力真空。在长屋王之变的第二年11月,老迈的大伴旅人被召回奈良,出任大纳言。此事大伴旅人的寿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大纳言位置上仅仅几个月,731年8月,大伴旅人死在家中。 逼死长屋王,最终暴毙的藤原武智麻吕 完成了架空天皇,屠杀皇族“壮举”的藤原四兄弟也很快遭了报应,在控制政权7年后,公元737年,日本突然流行天花,这四兄弟无一例外,全部感染天花暴毙。当时日本人人都在传说,是冤死的长屋王的灵魂作祟,搞死了这四个权焰滔天之人。藤原四兄弟死后,日本爆发了藤原广嗣之乱,日本迎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一千余年过去的今天,失意文人的一句吟诵天气的词句成为了日本的新年号,一个背后暗含皇室变乱的年号又会伴随日本的未来走向何方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