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守时的东芝,守时的日本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dostor.com 点击数407 更新时间:2019/3/27 15:29:5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都说日本人守时!


当守时成为一种习惯、美德的时候,一切将变得井然有序。



还记得这张路线图吗?


这是去年2月东芝存储在接受专访时披露的。(参见:朋友!你还关注磁盘吗?!)


按照规划,东芝会在2019年的时候发布16TB氦气磁盘。


果不其然,当2019年如约而至的时候,东芝也如约发布MG08 16TB氦气磁盘。


一切如规划的那样!


“与14TB MG07一样,新的16TB MG08氦气磁盘仍然采用CMR(Conventional Magnetic Recording, 传统磁记录)技术,没有采用SMR(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叠瓦式磁纪录)。”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存储技术部总经理户谷得之先生介绍说。


原因仍然是:SMR随机写操作需要先将叠瓦布局中重叠磁道部门的数据迁移走,这需要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的支持,对于客户实际部署要求较高。环顾国际以及国内实际应用环境,显然尚未完全成熟。


从技术上看,东芝10TB已是征服了空气填充环境下硬盘技术的极限,如今,从14TB到16TB,东芝一次次挑战并突破氦气填充硬盘的极限,蜗壳道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新的16TB MG08仍然沿用了9碟、氦气填充和激光封装技术。



不同之处在于,新的磁盘采用了TDMR( Two-Dimensional Magnetic Recording,二维磁记录)技术,这些技术来自东芝的合作伙伴,Marvell/TDK。


接下来,东芝还会继续创造奇迹吗?


东芝会发布18TB磁盘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未来东芝将会发布18TB硬盘,但新的磁盘技术不再使用传统磁头技术,新的磁盘将会采用MAMR技术(Microwave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微波辅助磁记录)的磁头。这也意味着在使用传统垂直记录磁头技术下硬盘容量的极限将停留在16TB这个纪录。



之所以采用MAMR,而不是HAMR(Heat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热辅助磁记录)技术,是因为东芝考虑热辅助对磁介质、散热有更高的要求,对应用环境要求更高,更不容易实现。相比,MAMR技术更加成熟一些且性价比更高。



与此同时,东芝也没有忘记SMR技术。


从未来的趋势看,相比SSD盘,大容量磁盘价格优势仍然存在,SMR技术仍然是用户在冷数据存储环境下不错的一个选择。


“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也是东芝仍然坚守磁盘市场最主要的原因。从市场策略上看,互联网、安防市场,仍然是东芝磁盘的发力方向。


“有了14TB作为铺垫,新的16TB MG08磁盘市场进展会更加顺畅。” 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存储产品 市场部经理王泽铠说。


对此,不妨静观其变!




鐠猴拷閻犳劦鍨堕埀顒佺濡晠寮甸鍐惧殧闁稿繐绉抽懙鎴炵鐎n厼鐎悽顖e枟閸嬪秹宕濋悙鍨€為柛妯肩帛濡晠寮甸鍌涙畬閻庢冻璁g槐锟�
鐠猴拷閺夆晜锚濠€顏呯▔閾忚娈岄悗娑抽檮濡晠寮甸鍌涚暠濞戞搩鍘虹划娆戞嫻绾懎顏¢柟顓犲帶閹囨晬閻旇崵鏌堥梺顐g濡晠寮甸鍐惧殧閻㈩垼鍠曠紞姗€骞栭悙鑼毎闁挎冻鎷�
鐠猴拷闁稿繐绉瑰▍搴㈢▔婵犱胶顏婚柣銊ュ濡晠寮甸鍌涙畬閻庢冻缂氶懙鎴炵鐎n厼鐎柣銊ュ閸庢煡骞佺涵椋庣闁哄啨鍎插﹢浼存偩濞嗗浚鍔呭☉鎾崇Х椤╋箓鏌﹂幉瀣<
鐠猴拷闁哄啨鍎撮銏$閵堝棛銈﹂柤鍗烇工閵囧鈧箍鍊х槐婵嬪炊閽樺鏁堕柡鍫氬亾闁诲浚鍋嗗▓鎴﹀籍閵夘煈鍤旈柤鍗烇工閵囧鈧箍鍊撶粻锝嗙▔閳ь剟鏁嶉敓锟�
鐠猴拷闁伙絾鐟ラ鐔煎籍閵夛附鎷卞☉鎾崇Х椤╋箓鏌﹂幉瀣闁稿繐绉烽崹鍌滄暜椤旇棄浜堕柛鏃傚剳缁憋拷
鐠猴拷闁哄啨鍎撮銏$閵堝棛銈﹂悹浣告惈濞佳囨晬鐏炶姤绂囬柛鎰噺閺佺偤宕樼仦鑲╃獥闁告稒蓱濞撹埖寰勫杈ㄧ暠闁哄啨鍎撮銏⑩偓娑崇細缁″嫮鎷嬮崫鍕锭濞戞柨顑勭粩鎾晬閿燂拷
鐠猴拷閻犳劦鍨堕埀顒佺濡晠寮甸鍐惧殧闁稿繐绉烽崹鍌滄暜椤旇棄浜堕柛鏃傚仧閹﹪寮妷锔芥嫳闁伙絾鐟ラ鐔煎Υ閿燂拷
鐠猴拷閻熸洑鐒﹂崗鍌炲储缂佹ɑ锛夐柡鍫墰閺嗏偓閻庢冻绠戝銊╁箥閹规劗鏌堥梺顐g濡晠寮甸鍐惧殧闁挎冻鎷�
鐠猴拷閻犳劦鍨堕埀顒佽壘缁犲秹宕ㄦ繝鍌涘€ゅù锝嗙玻缁辨繈宕烽妸銊ф焾闂侇偅纰嶅Λ鈺呭嫉椤掑喚鍤旈柛鎺戯功濞呫儵鐛崹顔藉暈闁挎稑鏈Λ鈺冩嫚椤撶偟鍚欓悹渚囧幑閳ь兛鑳堕弳鈧悗娑抽檮濡晠寮甸鍌涚暠闁规亽鍔岀粻宥夌嵁閸愭彃閰遍柨娑虫嫹


51La闁稿繐绉烽崹鍌炴偩濞嗗浚鍔�闁稿繐绉烽崹鍌炴偩濞嗗浚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