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仲星明谈苗绣收藏:我不收藏就被日本藏家收走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美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4-4 12:58:2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蚩尤是中国的“战神”


我收藏这些传统的苗族艺术品已经30多年了,最初是出于对图案的喜爱。我是学设计的,要研究图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他少数民族的刺绣,很大、很鲜艳,夺人眼球,唯独苗族的刺绣大部分是大面积黑底或蓝底,但是绣的内容细腻丰富,当时就对苗绣情有独钟。去了很多次黔东南地区,专门去考察。在收藏的同时我就在思考,图案对他们的文化传承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图案和风格?为什么使用这样的技法?慢慢发现,苗绣任何一个图案,都有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脉络,这就追寻到苗族人的祖先——蚩尤。


远古的时候没有文字,苗族的祖先是蚩尤,也是三皇五帝之一,他的子孙、族人要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就用图案绣在衣服上面,穿在身上。传说炎帝与蚩尤打仗,一下被打败了,寸土不留。炎帝就去求助于黄帝,炎、黄两族联合起来攻打蚩尤,但是九战九不胜,可见蚩尤的武力高强。如果中国历史上要选一个“战神”,那应该就是蚩尤。另外,他对农耕也有很大的促进。我们对蚩尤长久以来有误解,我认为,现在的影视作品、动画片都可以从这些历史传说故事中找到很多的创作灵感,多么的精彩。


不应把非遗传承人“圈养起来”


现在很多刺绣技艺都已经失传了。现在非遗传承人的评选,是不是当地手艺最好的人得到这个荣誉?保护经费有没有给最应该保护的人?保护方式是不是合理?我们看,这些老手艺是充满生命力的,因为有信仰,是发自内心对神明的敬畏、对祖先崇敬、对子孙后代的爱。几年、几十年绣一件衣服,好几代人传承一件衣服。但是现在为了保护非遗,把手艺人召集起来,在景区里“圈养”表演作秀,这样艺术的生命力就会慢慢丧失。非遗一定要活在它的源生地,有生活的需要,有生长的土壤。还有,现在很多培训班,把非遗传承人请到大专院校,给他们上专门的培训课程,教艺术理论、教配色、教素描,“提高艺术修养”。这下好心做坏事,把老祖宗的“非遗”丢了,蚩尤教给他们的东西忘记了。这是文化上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消解。


最最关键的是,创作时的“神性”没有了。原来绣一件衣服是为了来年要去参加祭祀,带有敬畏的心理,把图案绣得非常精致,不敢怠慢的,但是现在这样的祭祀活动少了,变成旅游的参观项目,或者一种旅游商品,感情不同,结果完全不一样。


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去保留属于民族特有的艺术语言、文化精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尊重,去了解,去探索,解读这种艺术语言的密码,传承几千年的审美,有其中的道理。我呼吁,对少数民族的艺术一定要尊重,不要当作一般的艺术品,要当做“神品”,是带有过去创作者的内心的信仰的。


“神品”不用批量


我最反对完全用数码的手段做艺术作品,因为太过依赖数码技术,会扼杀年轻人的原创能力。电脑、网络确实很方便,但是也会造成人们依赖拷贝,有问题就去搜索,搜到就拿来用,没有思考。因为这样,我更加强调传统,了解这些图案中的内涵,才会知道怎样去吸取其中的优秀的部分,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要知道“非遗”的内涵才会真正尊重传统文化。


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用机器做出来的刺绣,对于普及当地文化,宣传旅游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电脑绣,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感情,更不可能有鲜活的特色。我觉得少数民族的“神品”,不在于大批量的复制,比如像国际奢侈品牌,在包的设计上也只是使用了一点点的传统元素装饰一下,就有很高的价格。但是大批量的复制,反而只卖几十块,大批量的生产降低了其中的价值。


我的心愿是无偿捐赠


我有缘收藏了黔东南地区十多面铜鼓。一个村子就只有一面鼓,只有在重要节日或重大祭祀活动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敲。铜鼓为什么是黑的,因为是埋在地底下的,活动结束后,族长会在铜鼓上刷上一层桐油,然后悄悄地把鼓埋起来,村里其他人都不知道埋在哪里,下一次活动再挖出来。就是怕被人偷走或卖掉。其实在二十几年前收藏的时候我也很犹豫,因为我要是收藏了,村寨里就没有了;但是我要不收,就被日本或是其他外国藏家收走了。所以我想,即使多出一些钱我也要收藏下来,这样至少这些物品都还留在国内。


我已经收藏了几百件苗族绣品了,我并不想占为己有,我一直有个心愿,想把这些藏品无偿捐献出来,希望这些苗绣精品能进相关博物馆进行永久展示,让更多的大众认识苗绣和了解苗绣背后的文化故事,让中国传统苗绣文化得以永久传承。


(仲星明,上海大学教授;本文由布彦特约采访整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