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花街风情:京都艺伎初体验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163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5 10:43: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艺伎早已是京都观光的特产之一,一日艺伎变身体验遍布大街小巷,想试试艺伎装扮吗?来京都就对了。
电影(艺伎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以美丽的场景和服装赢得奥斯卡评审的青睐。然而,日本京都的艺伎,在精致装扮与幽雅身段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由于艺伎早已是京都观光的特产之一,一日艺伎变身体验遍布大街小巷,想试试艺伎装扮吗?来京都就对了。 舞伎、艺伎的世界,拥有非常严格且独特的规范与传统。所谓的艺伎,就是在宴席中以舞蹈、歌唱与弹奏三味线等乐器娱宾的女性,舞伎则是指年轻的艺伎见习生,舞伎的见习生涯结束后,经过“换矜”的仪式就能正式成为艺伎。 艺伎,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是以“艺”立足的女性。除了舞蹈、唱歌等基本才艺,一名成功的艺伎最不可或缺的是接待客人的熟练与否、话题的丰富性与内涵,经过重重淬练后,将身为女人的迷人魅力充份展现。 古雅多彩的花街风情 京都祇园一带的花街,每到薄暮时分华灯初上时是最美丽也最热闹的时刻,白川和花见小路两旁的木造房屋纷纷亮起迎客的灯火,低垂的竹帘下传来酒客的谈笑声,妆扮华丽的艺伎带着年轻的舞伎穿梭在祇园街头,忙着赶赴一场又一场的宴席,宛若夜影中艳色的蝴蝶。 艺伎、舞伎的起源可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当时在京都八坂神社一带有许多提供进香客歇脚的茶馆(水茶屋),当时在茶馆里服务茶水的女服务生也会表演歌舞娱众,进而成为艺伎与舞伎的前身。 在当时社会,会成为艺伎的大多是家境贫穷的女孩或是艺伎的女儿,约15岁时被带到称为“置屋”的艺伎居所内与已成为艺伎的姐姐同住一室,耳濡目染地学习姐姐的优雅身段与化妆技巧,以及前往艺伎养成学校里学习舞蹈、礼仪、三味线(乐器的一种)、和服穿法和茶道等修业。 一年后成为舞伎出道,随着艺伎姐姐前往茶屋(艺伎表演与宴席的场所)表演,舞伎的修业生涯约5年后,经过“换矜”的仪式,将代表舞伎的红色衣领换成艺伎的白色衣领,就正式成为艺伎。 古今对照的艺伎生涯 在江户时代艺伎与舞伎是可以被买春与包养的,当然索价比普通的伎女高出甚多,但少数容貌端丽、才艺及谈吐一流的京都艺伎们则有着卖艺不卖身的骄傲。 她们富有内涵能吟诵唱和且机敏风趣,又能配合男人的黄色笑话予以插科打诨,与男人们家里言语无味的黄脸婆们截然不同,不但满足男人的情色想象,又能吸引文人雅士的目光,她们优秀的表现使京都花街游赏成为风雅之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全盛时期,祇园一带的艺伎与舞伎人数曾多达千人。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儿童福利法禁止孩童买卖使艺伎传统后继无人,日本社会的新兴娱乐也日趋多样化,使京都花街事业急速衰退,艺伎的人数随之遽减。 但近年来情况已较好转,随着文明社会进展,艺伎早已不用卖身,且以维系日本传统文化的新角色活跃于海内外,愈来愈多的年轻女孩憧憬艺伎的华丽妆扮、多彩的生活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主动前往京都学习,使这京都特有的花街文化得以去芜存菁后传承下去。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