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制造能从日本神户制钢造假中得到什么教训?

作者:西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19 9:45:4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文丨特约评论员 西坡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曝出造假丑闻以来,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相关人员本月16日称,神钢的日本国内工厂从数十年前就开始持续造假。有人称,这一丑闻捅漏了日本制造的天。


不过这已不是日本制造第一次破相。此前还有三菱公司“燃效门”和全球最大安全气囊企业高田公司因产品隐患宣布破产。近年来,日本制造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值得注意的还有日本品牌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式微,比如你已经很难看到有谁在用日本牌子的手机、电脑。日本制造到底怎么了?说好的“工匠精神”,说好的“日本模式”呢?


日本“工匠精神”的神话破灭,与中国社会对“工匠精神”和制造业升级的追求,正好赶在同一个时间节点。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



首先,是可以破除对制造业的一些迷信看法。这里所说的制造业是指基于现代工业的大生产。众所周知,中国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了伍。在几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最好的工业产品都是他国制造。从最早“人有我无”,“洋车”、“洋火”、“洋油”这些“洋”字头的名字就是最佳证明;到后来“人优我劣”,“进口的就是更好的”观念深入人心,至今不歇。


这种现象对国民心态有深刻的影响。因为自己长期造不出好东西,便会不自觉地对他人产生崇拜心理。这种崇拜很容易从器物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文化层面乃至民族性层面。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最流行的便是对“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崇拜。仿佛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天生具有擅长制造的禀赋,而他们的企业、企业家、员工全部具有勤勉、诚信、守纪律等品性。


但是从德国大众汽车的“排放门”,到日本神户钢铁的造假丑闻,事实证明,制造业没有神话。企业都有逐利的本性,人人都有投机取巧的本能。如果缺乏监督,什么“精神”“魂魄”都经不起糟蹋。制造业不是由抽象的人文概念搭建的,而是可以还原成没有任何神秘感可言的投入、产出、利润、流程等等。


在中国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时候,破除对“日本制造”、“德国制造”的迷信是必要的。即使对个人而言,也可以少交一些信仰税。但也应该避免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有人说“日本制造”的高端形象是日本人忽悠出来的,因为“所有日本的媒体都会告诉你日本的产品质量好,中国的产品质量差”,中国媒体也这样说,所以导致“中国人卖东西很难提价”。


这是完全罔顾事实的。事实上,无论德国还是日本都是后发的工业化国家,“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在起步之初都曾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它们能有后来的名声,是全世界无数消费者自发选择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曾经用过硬的品质战胜了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没有任何企业具有长时间、大范围操纵受众心智的本领。


同样,曾经高傲的日企、德企今天却“学坏”了,只能说明它们在应对市场竞争的时候黔驴技穷,不得不饮鸩止渴。事实也证明,那些附着赢家身上的“情怀”、“精神”等光环大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后诸葛。


光环是胜利的结果,而不是胜利的原因。沉迷于光环而失去奋斗的动力,便是光环消逝的开始。当“工匠精神”从自觉践行的准则沦为产品包装的噱头,便是对工匠精神最彻底的背离。


这才是中国制造最应该得到的启发。近年来,中国在高铁、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可喜的逆袭。再过一些年,中国应该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追上世界水平,进而领先世界水平。到时候,我们不该忘记今天和昨天无数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和企业家步履维艰的努力,却把功劳记在莫须有的“精神”“情怀”上。创新没有捷径,品质不靠空谈,这才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含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