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和服后面为什么要“背个枕头”?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18 12:30:0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标题:日本和服后面为什么要“背个枕头”? 经常看日本NHK大河剧的朋友或许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古代的日本女子在背后总是背着一个如同小枕头一样的小垫,这个小垫是做什么用途的呢?您看好了,这可不是真的当做睡觉的枕头,而是别有妙用的装饰艺术品。 日本在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引进日本,并将之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大致相当于中国的盛唐。当时日本派出许多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模仿唐代制定的制度之一。不过唐代从江浙等地传到日本的服装经过改良后成为了日本和服的前身,和服其实就是从唐朝长袍演化而来的,那时候的文献记载中还没有看到妇女要在身后搭上这个小垫(即太鼓结)的文字记录。 到了日本武家统治的幕府镰仓时代,元朝统一中国,曾连续多次侵犯曰本。当时的日本武士为了便于战斗,服装变得非常素朴,由原来的宽袖又变回窄袖。在衣服上印上家纹,服设便开始礼服化(家纹是古代日本贵族和上层武士区分姓氏、出身的徽标,看大河剧就可以发现很多大名的家纹,如甲斐武田菱)。这一时期的女子也是穿的小袖,小袖和现在的和服比起来腰身比较宽松,是呈桶状的袖子,当时没有使用腰带固定何服,只是用细绳绑在腰部。这可以看做是一个原始的太鼓结的雏形,但太鼓结的真正出现还要到江户时期呢。 现在最基本的腰带太鼓结是江户时代形成的,因为在当时重建江户龟户天神的太鼓桥,很多人劳动需要娱乐来调节,老板请来了不少歌舞伎的女演员来助兴,所以被取名太鼓桥,并以她们的名子来命名的腰节。 关于太鼓结的缘由和作用,日本人是这样介绍的: 女帯の結び方の一。掛けを結び目の中に入れて、太鼓の胴のように丸く膨らませて結ぶもの (大意为一个女孩的打结方法。 将吊钩放在太鼓结中,像躯干鼓起一样充气,并加入到结中就好了)。 女式的和服背后有结(方方的那种是太鼓结,蝴蝶型的是文库结变化的宝贵结,花明结,桧扇结等等结式.是用长达380~400厘米,宽从15~60厘米不等的腰带系成的),一般来说已婚妇女打太鼓结,而未婚女子则打蝴蝶结。根据四季时令和出席场合的不同也会换不同的腰带,春季以粉色系的樱花为主,夏季以花鸟虫鱼为主,秋季则菊花为主,冬季则飞雪为主,十分美观怡人,也有人认为太鼓结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弥补了日本女性的身材。 过去有一些不靠谱的说法认为系上太鼓结对提升男女间夫妻生活质量有好处,或者说是男子为了防备妻子不贞勾搭外人而预备的检测装置,其实都纯属子虚乌有。太鼓结最主要的还是起修饰作用,就是美观束腰,显得身材欣长,婀娜多姿。 当然太鼓结也起到固定身体的作用,在古代日本男尊女卑的文化环境下,当女子适逢主公时都是要恭敬地跪着,则太鼓结可以起到礼仪约束和显示谦卑的女子情态的作用,其文化意义很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最初的金莲。 日本至今仍然保留了接近300多种腰带节的打法,打结也成为了一门充满艺术魅力的小活。在日本最为有名的还是名古屋带,带宽30厘米,长3.6米。据说,桃山时代,日本女性曾用细带束腰,但因形象不美而未被推广。后来经过日本、朝鲜和中国工匠的改进而大受人们的欢迎,也是很有趣的事。 这样当下次在荧屏中看到古代日本女子的服饰打扮时,我们也就不会再惊讶那个小垫的用途了。它既不是坐垫,也不是枕头,更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增进情趣,而是为了美观和礼仪约束的目的而穿搭的。 参考资料: 1、《中国古代服饰史》汉服研究 2、https://kotobank.jp/word/%E5%BE%A1%E5%A4%AA%E9%BC%93%E7%B5%90%E3%81%B3-220418 3、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1MDc3NTUy.html?,可参看考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 3、《日本文化趣谈》 4、《知日.和式汉字》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