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年轻人在日本餐馆遭“锤炼”,员工细节控到爆炸,工作还得刷指甲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8-13 8:51:0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了解全球局势,世界趣闻,微信关注一个就够了:世界说(ID:globusnews) 来到日本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决定去打工。一来,是看到周围好多中国留学生都在打工的地方结交到了日本朋友,圈子里充斥着他们的各种段子,让我跃跃欲试。二来,是想作为适应日本职场的第一步。日本人在求职时都会被问到打工的经历,没有在服务业“浸淫”过一段时间直接去求职,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当然也该去被锤炼一下。 带着兴奋,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了京都十条一家连锁餐馆“リンガハット 長崎ちゃんぽん”(长崎杂绘面专卖店林格小屋)。 这家餐馆主要是做一种发源于长崎的叫“ちゃんぽん”(发音:Chan Pon)的拉面。说来也巧,长崎作为自古以来日本与中国贸易的窗口,有很深的中国烙印,ちゃんぽん据说也是中国传过来的,这个日文发音在闽南语中就是“吃饭”的意思,当年福建的拉面传到长崎,当地人便以闽南语“吃饭”来命名它了。 △ 作者打工处的招牌拉面“ちゃんぽん”(Chan Pon)和调料(图片来自网络) △ 作者打工处的料理“龍の如くちゃんぽん”,意思是”如龙一般的Chan Pon”(作者摄) 入店工作后,让我感觉最震撼的就是日本餐馆对细节的苛求,近乎洁癖。 我们店除了要穿制服、店内专用的鞋子,还要把头发一丝不苟地绑起来,盘起来,夹起来,再用头巾包起来,一定要保证没有一根头发会掉到食物里面。 入店时,所有店员先要用消毒液清洁双手,反反复复消毒好几遍,中途只要离开厨房或是碰了不干净的东西,就要再给双手消毒。指甲,是绝对不能留的,不仅如此,每次入店还要用专用的刷子刷指甲,奇数日与偶数日用的刷子还不是同一把。 客人用过的餐具也要经历多道清洁工序,首先人工手洗一两遍,再过两遍消毒柜,最后再人工擦拭一遍。擦拭时,遇到感觉干净得不够彻底的餐具,还要退回去重新洗过。 厨房内所有清洁用、储藏用、烹饪用的器械、桌子、地板、柜台,都要在关店前彻底冲洗、消毒过一遍。想起来不得不由衷地感叹,自己家其实也没弄那么干净过啊! 一般刚来我们店的新人都会从收银做起。我当时初来日本,日语并不好,有时连数字都会念错,记住店里那一堆菜名更是艰难。好在店长和同事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我,并没有人嘲笑,有时客人看我是外国人都会来鼓励我,对我说“加油”。 “日本人是集体动物” 日本人真的很在乎礼仪 ,我们一开始就被培训怎么鞠躬,怎么微笑,店里甚至每人发了一本小册子把这种细节都很程序化地罗列在上面,让员工熟记,包括:90度、30度、10度鞠躬该怎么做,点菜、收银需要说哪些话,说话的顺序,用到的敬语有哪些,客人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以及我们该怎么回答。 每个员工对这些程序化的言行举止要烂熟于心。无论客人是何种表情,看上去是什么身份,说话是何种语气,我们都要笑颜相对,即使累得要命,也不能在客人面前显示出一丝半毫。 工作绝不能拿出手机,绝不能在和客人说话的时候不目视他,绝不能在细节上露出破绽,顾客都是上帝。不过日本客人礼貌也很好,一般和店员说话也是笑脸相向,而且在接受找零时会微微鞠躬说谢谢,有时额外帮他们解释一些东西他们还会表达歉意。这些对他们而言,都是从小到大的习惯了。 开始打工我才理解,日本人是集体动物。如果手头暂时没有活,按照日本人的规矩,也不能闲下来,你必须要帮助你的同事完成他们的任务。 经常在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后厨的阿姨满面笑容地问我需不需要帮助,更让我惊奇的是,她帮助我之后,居然还会对我说“谢谢”,谢谢我为集体做贡献。 虽然他们社会节奏不快,人们却不懒,每天都是打了鸡血一样的忙碌状态。“悠闲地忙碌”大概就是我能形容的日本人的状态。 △ 身穿林格小屋制服的店员(图片来自网络) 熟悉收银之后,我开始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有时做帮厨,有时洗刷餐具,还会负责清洁厨房。 这种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活,也会被周围的同事所感动,他们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与专业度根本就不像是来赚钱的,倒像是那种来搞研究的——刷个盘子恨不得能刷出朵花来,摆个食物餐盘宛若艺术家。 我们店从中午一直到晚上七点左右一直是最忙的,这时候大家在工作中往往不分你我。而即使是忙成这样,我们也被要求要先为客人考虑。比如,我们这边原则上是客人自己来取餐的,但当我们看到客人点了两个托盘及以上的分量,或是看到客人是老人、小孩、腿脚不方便的人后,再忙也会主动把餐送到客人桌上。 虽然日本人特别喜欢死守规矩,但只要是客人的要求,即使需要为此改变一点规矩,都会尽最大可能满足,这种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深入人心。 拉面店里的11.11节 每天快打烊的时候,人是最少的。我们店毕竟不是深夜食堂,而是在一个大型商场美食区的小铺,没有客人会一直勾搭店员聊天。不过,往往这种时候,我们店员之间的相互“勾搭”也就开始了,各种段子孕育而出。 先说店长,我们店长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单身大叔,外表抖M,逆来顺受,平日里从不责骂员工,语气特别温柔,和我们打电话都用敬语。有次我给他买了一瓶奶茶,他竟然对着我90度鞠躬道谢。所以我们店的员工在他面前才能如此放肆。 △ 林格小屋店长制服(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店长特别八卦,自己单身,却特别喜欢撮合员工。我们店被他撮合出三对“情侣”,有一对最终还真的成了! 我本人就经常被他作为撮合的对象。另外一个倒霉孩子是个日本人,京都某私立大学法律系男生,也在我们店打工,比我小整整四岁!即使这样,也没能打消店长撮合我们的热情。 一来二去,被店长说多了,那个男生貌似还真对我有些不一样。每次打工结束经常要深夜10点多,那个男生便请求我能否允许他“护”送我回家,我想着那么晚最好也有个伴,便欣然应允,哪知从那以后他就每晚都等我一起走,自己绕个大远路。再后来,他还经常约我去图书馆一起学习。某天晚上打工结束走回家,他隐约对我表了白,无奈我当时日语太烂,没听出弦外之音。不过后来想起来,觉得幸好没听懂,哈哈! 店里成了的那对情侣,男的是大学学生,女的是我们店的正式员工,和我同龄,但店长之下她资格最老,他们虽然不在店里眉来眼去,但一到休息时间便互相喂食,深深撼动着我们这群单身狗的神经。 由于有八卦店长以身作则,我们店晚上的话题大多围绕八卦。比如说,11.11单身节,在日本被称为“百奇之日”,因为数字1很像百奇(Pocky)巧克力棒那根细长的棒。店长从我口中得知了中国有单身节这样的说法,立刻在店里大肆宣传,并洋洋得意地宣称自己是单身,应该过节,而我们店的“情侣”们统统都不能过节。 我于是补充,今天淘宝买东西还能有折扣哟!店里的日本朋友纷纷好奇地问,那我们可以去淘宝上买百奇吗,不单身的人也有折扣吗,等等等等。 △ 百奇(Pocky)是源自日本的巧克力饼干棒零食,日本人称11月11日为“百奇”之日(图源:Moja~commonswiki CC BY-SA 3.0) 我和他们思考的点不一样,我不明白为啥11.11非要是“百奇”之日,叫“筷子”之日不可以吗?同事们竟也答不上来。不过他们都说更喜欢“单身节”这种说法,因为感觉好有趣。 八卦与闲谈总是短暂的,打烊前的工作却是繁重的。不仅要清扫、消毒,我们店当天剩下的食物一定会全部处理掉。 每次看着这些实际上并没有变质的食物,我都会暗自叹息一声。一方面,欣赏日本人为客人考虑,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把关严格;另一方面,感叹日本对食物的浪费,这些食物如果给贫困地区,又能养活多少多少人。 垃圾被严格分类、整理完毕以后,都会在当夜被扔进分类的垃圾处理站。日本人普遍会为他人着想,例如我们有时打碎了玻璃,会用纸巾、袋子仔细包扎碎片,然后在外面贴上小纸条,写上“内有玻璃,请小心!麻烦你啦!”之类的句子。这一点也是让我动容的。 除此之外,每晚还有一次财务统计,还需要把赚到的现金汇进银行账户里面。作为用惯了支付宝、微信的中国人还是有些不习惯他们那么多现金。不过不得不感叹的是,日本的现金看上去很新。这些现金的年龄可能比我还大,但很少有皱巴巴的,显然被爱护得很好。 △ 作者刚入职时的工资单(作者摄) 我们店的时薪属于中等水平,一小时900日元,按照打卡计时,老员工时薪会逐渐水涨船高。我只在店里工作了半年,到我退职的时候,我的时薪大概已经接近1000日元了。 此外,我们在这个大型商场里购物会享受折扣福利,在本店吃饭,更是大大优惠。我经常在休息时间点个炒饭,我们店的拉面我觉得味道一般,唯炒饭恋恋不忘,而且我们店的炒饭是机器炒出来的,并非手工,可它真的比很多人炒出来的好吃太多。 △ 作者打工处的菜单(图片来自网络) 服务业打工,日本年轻人的必修课 工作制服在离职以后也是要归还的。总之,最后走的时候,我只带走了刻有自己名字的胸牌,以及餐馆工作的经验。 在之后的生活中,每当同龄人分享起他们在服务业的经历时,我也能加入其中,而不是在一旁茫然无知地听。 在我看来,因为服务业给了每一代日本人最早的锤炼,日本才能把各行各业的产品都做成一种服务,或者说把服务都做成产品。 如果没有服务业给尚未正式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植入那种待客之道,日本又如何能把制造业做成体验式的高端产业呢? 说到底,服务业是日本年轻人的必修课程,也让我从一个对日本社会懵懂无知的“游客”变成了它的参与者。 △ 林格小屋分店一景(图片来自网络) 世 界 说 山 冰 沁 发自 北京 了解全球局势,世界趣闻,微信关注一个就够了:世界说(ID:globusnews)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