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当自杀美学走下神坛:日本人对从容赴死的迷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搜狐读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3 20:47:3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如果对世界各国的快乐指数进行排名,毫无疑问,忧伤了数千年的日本,绝对是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落后国家,但如果是比伤感,日本人就绝对是世界冠军。这个和我们一水之隔的邻国,长久以来都稳居发达国家的自杀率第一。 无论是刚烈切腹的三岛由纪夫,还是推崇“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的川端康成,日本人似乎对“从容赴死”有着某种执念,而前不久因员工自杀,日电通社长宣布辞职的事件,又再次引起了各界对这个有着“伤感国度”之称的邻国的热议,不得不承认,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人一直推崇的“自杀美学”已经悄然走下了神坛。 死亡是种表演:日本人对“从容赴死”的疯狂迷恋 中国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最朴素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和现实功利性。即使实在“赖活”不下去了,那就一了百了,或跳楼,或上吊,或服毒,或触电投水割腕放血,总之,血淋淋惨森森。 “人死如灯灭”,万念俱灰时,就很少有人会从从容容地赴死。三千一百年前鹿台自焚的纣王应算中国历史上的自杀者之鼻祖,虽死得轰轰烈烈,但却也是被逼得如丧家之犬般慌不择“死”,以至于也没能留下一个“从容死”的英名。所谓的“从容死”,个人认为应是指有准备的赴死。一般来说,自杀以受当时的情绪、心境左右而采取的冲动行为居多。相对于此,自杀前先策划,最后按步骤实行计划而死,就属“从容死”了。 日本人把自杀叫作“自死”“自害”“自决”“自尽”“自裁”等,而自杀方法之繁多、之程序化让人看了之后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更有点胆寒。除了普通的上吊、跳楼、服毒、投水外,剖腹、情死和近年来流行的用燃烧“练炭”制造一氧化碳然后使自己中毒窒息而死的方法,也都是古今日本人自杀时常用之手法。 剖腹、情死、练炭自裁:最受日本人追捧的自杀方式是什么? 在这里主要想谈谈日本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剖腹、情死和练炭熏死三种自杀方法。以期通过这些,能让我们更深地了解日本民族的某些特质。 切腹,据说源于永祚元年(989),大盗源义朝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的故事。 剖开肚腹,挑出灯笼挂(内脏),本来是源于古代日本人相信人的灵魂乃居于腹内之迷信传说,而大盗源义朝之做法,正是基于欲以纯洁之灵魂示人的武士坦荡胸怀。 其所显示出来的武士的堂堂而生凛然赴死之精神,为后世武士们所尊崇。剖腹死法,也于镰仓幕府时期开始被武士们效仿。最后,经不断演练进化,剖腹,终于修成正果演化成了拥有固定程序、方法的自杀方式。 比如按体位之区别分为“立腹”“坐腹”等;按切腹方法区别则有“一字形”“二字形”“三字形”和最高级的“十字形”切腹。 残酷只是仪式感的副作用?切腹最长需七十二小时致死 由于腹部并不是自杀的理想部位,所以,切腹并不能很快致死。据《日本史》记载,如果没有“介错人(帮助斩下自杀者头颅之人)”的帮忙,自杀者最快毙命也需六小时以上,长的甚至要七十二个小时才能血尽人亡,实非常人所能忍受之痛苦。 痛痛快快自杀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日本武士却只选剖腹,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武士并非单纯是以实现死亡为目的而切腹的,这应是一种仪式行为,武士们通过把“腹中之魂”剖出示人这样一种方式,来表明作为一个武士的忠诚与勇敢,以震慑敌人昭示生者,同时也释放出自己的灵魂以求永生。可以说,与其说武士们是在求死,倒不如说他们是在体验死、表演死,以死给自己和别人看。 据说,日本古代男子以大腹便便为美,原因大概就是由于日本人认为腹中有魂灵之一说吧,不过,想象一下,大腹便便的剖腹估计会死得更痛苦吧。 “情死”写作“心中”:最忠诚的爱恋是可以为你而死 “情死”,顾名思义,乃指殉情而死。日语汉字的表现形式为“心中”,此一语源来自于日本大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 他将汉字的“忠”字分解后,上下部首调换后就变身为了“心中”,原意为“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证据”,“切指甲”“文身”“断指断发”以及“情死”等都曾是他的表现形式。经过漫长的演变,最终,只有“情死”有幸成为了日语汉字“心中”的独家总代理。 《失乐园》剧照 前几年,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曾经风靡一时,书中就是描写了把“心中”作为获取来世爱情幸福途径以求爱情永恒的一对恋人,男女主人公在象征着鲜血的猩红的红酒对饮中,在极致的爱的高潮里,心中涌动着寂灭的哀伤,怀着不在高潮中升天,就在高潮中灭亡的大无畏之精神,在肉体、感情得到了宣泄和升华的同时,也给日本人带来了深切的感动和崇高的精神审美之享受。而今天,“心中”在日本已进化为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体自杀,“心中”彻底成了“死”的代名词。 告别今世,相逢彼岸:网络招募自杀因何蔚然成风 近年来,日本又流行起了在互联网上招募自杀者,然后一起封闭在车内等处,以“练炭”来共同从容“心中”的做法,并已渐成规模。像什么“自杀研究所”“自杀愿望者志愿协会”“自杀救济指南”等各种自杀组织和自杀学术讨论,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告别今世,相逢彼岸”则成了自杀者们的时髦口号。 可以说,日本正是以他们那严密的组织性、制度的规范性和对待死亡的从容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先进国中的第一自杀大国。 古时候的日本人在参拜神社之前,必须洗净身体,这在日语里也称为“祓禊”,据说日本人之所以对死亡抱有着令世界其他国家无法理解的宽容态度,也是来源于日本人认为死亡同样起着“祓禊”的作用,在日本人的意识里,死亡,包括自杀都意味着“清洁”“超脱”和“干净”了。因此,淡然面对死亡,宽容死亡甚至欣赏死亡,就成了日本人独有的特质。 不过,连自杀都发展成为了拥有一定的规则、程序。那周到的设计安排,甚至于连具体的细节过程动作都有明确的规定,日本人的从容面对生死,真可谓足以撼世了。 每20分钟就有一人自杀:现实让自杀美学走下神坛 如果对世界各国的快乐指数进行排名,毫无疑问,忧伤了数千年的日本,绝对是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落后国家,但如果是比伤感,日本人就绝对是世界冠军。因为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无奈以及通过樱花开谢对人的生命的感悟,再加上武士们对自杀死亡的认识升华,千百年来,已使得日本人“忧伤成疾”,而且对死亡怀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对自杀也抱有一种异常宽容的心态。 曾经流行的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中,男女主人公服药同归于尽也被描绘成一种神圣而永恒的行为,被津津乐道为“自杀美”的杰作。 但自1998年以来,据日本警视厅统计,日本自杀人数已是连续十年每年都超过三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二十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自杀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跃下电车轨道的、跳东京塔的、全家把车直接开入海里的、自缢、服药,以及最近由网上发起组织的自杀自愿者们三五结团,然后一起关入汽车点燃煤气炉集体自杀的等等。 自杀年龄也是年年趋下,甚至在小学生里也是屡见不鲜,这些固然和日本人的传统自杀伦理观有关,但今日自杀的原因却已与过去武士、文化人等所追求的“自杀美学”大相径庭,由于破产、受欺侮等原因而对前途无望活不下去的,占了绝大多数。今天,你如果再问日本人现在还会剖腹自杀吗?日本人大都会把头摇得如拨浪鼓般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自杀者增多,自杀原因流于常理化,颇觉日本人终于有一点从“自杀美学”的圣坛上溜达下来的感觉了。 |关于书| 作者: 万景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